第124章 吕相谢幕(2 / 4)

加入书签

惨遭流放。

如此可见,面对变法,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可谓是凶残至极。

再看看这三人的背景,商鞅和王安石在变法之时几乎和当时的君王同穿一条裤子,其手中所拥有的权势也等同于君王,而张居正更是不必说,他变法的时候整个明朝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才是当时明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反观范仲淹,如今只是个参知政事的他能和这三人比权力大小吗?他的头上有宰相和枢密使,而他的皇帝对他的支持和信任更是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但他所面对的阻力却丝毫不比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少。

那么,他的支持者呢?

作为早就闻名遐迩的大儒和道德宗师,范仲淹在士子中并不缺乏拥趸,早在几年前他与吕夷简斗得你死我活之时,他的身边就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君子党”

,这里面的成员包括了富弼、韩琦、欧阳修、庞籍、郑戬、余靖、尹洙、蔡襄、滕宗良等一干青年才俊。

这些人如今或是与他同列两府主导新政,或是执掌宋朝言官系统一半的天下,或是在边关重地主政一方,再加上种世衡、张亢、狄青等一帮他在军事系统的老部下,这阵容可谓是文武双全极致豪华。

问题在于,新政的反对势力同样阵容豪华势力庞大,我们甚至可以说反对势力的能量足以碾压这些改革者,毕竟他们几乎就是帝国的整个官僚系统。

正如我们后来所知道的那样,由范仲淹主导的庆历变法最后失败了。

如今我们回头再细看这段历史就会现范仲淹的失败其实不仅仅是反对势力的反扑那么简单,新政集团内部的争斗和级不靠谱才是导致新政失败的根源,而且在新政正式实施之前这些问题和隐患就已经在开始酵。

也就是说,还没等反对势力下手,新政集团内部的人就把刀子亲手递给了对方。

毫不夸张地说,范仲淹以及他的新政之所以会失败,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的身边有一群“猪队友”

是的,是一群,而不是一两个。

另外,我们在这里还应该提到一下吕夷简。

在这不久之后,也就是范仲淹的新政措施开始正式颁布施行后,以欧阳修为的几位君子再又成功地通过上疏将吕夷简彻底变成了一个“老百姓”

,从此吕夷简就只能在家里安心养老,就连举行大朝会时本是荣誉性质的亮个相的资格也被剥夺了。

满嘴仁义道德的欧阳修等人为何要对吕夷简这样一个半身不遂的病老头如此穷追猛打?因为他们担心吕夷简会破坏或阻挠范仲淹的新政,但他们这些人其实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吕夷简在一年之后就过世了,从史料中我们也看不出他对新政的态度,但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自从吕夷简彻底闲赋并最终过世之后,整个宋朝就再无一个能够压制一切牛鬼蛇神的大人物。

正所谓水浅王八多,遍地是大哥,从此以后无论是新政集团还是反对势力以及在他们各自的内部彼此谁都不服谁,群魔乱舞的时代也就此无可避免地开始了。

吕夷简在这个极度重要和敏感的时期突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或许也是宋朝的一种宿命,如果他仍然掌控朝政,那么新法只有两种结局,要么他反对新法从而让新法直接来个见光死,要么他赞成新法从而让北宋就此走上中兴之路。

以他为相二十余年的资历和能量,无论是新政集团还是反对势力都不可与之抗衡,群魔乱舞的现象也就不可能出现,宋朝也就不会被这么一番折腾。

可是,他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倒下”

了。

对于吕夷简,历史对他的看法存在着两个极端,一个说他是定国安邦之能臣,一个说他是打压异己的奸佞之徒。

新政集团的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