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君子逞强(2 / 3)
州夏竦为户部尚书、充枢密使,右正言、知制诰富弼为枢密副使。
贾昌朝和富弼能够被提拔为两府大臣是因为他俩去年直接参与了对辽的使者接待与议和工作,对于这一次的提拔,只是在京城里负责接待辽国使者工作的贾昌朝坦然受之,但作为参与了整个议和谈判的富弼却拒绝受命。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半年了,但此时的富弼仍然对增币一事深感耻辱和自责。
此事成了他的心结,尽管他在谈判过程中显得铁骨铮铮绝不屈服,可最后的结果终究是宋朝被辽国成功地敲了一笔竹杠。
作为宋辽议和的宋朝全权谈判代表,富弼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可朝廷却要因此而给他升官,还是两府高官,这让他在痛苦之余更是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
为此,他坚决不做这个枢密副使。
赵祯对此也是没有办法,他只好让富弼改任为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些年在陕西被李元昊整得灰头土脸的夏竦却对自己重回枢密院当老大显得心花怒放,远在蔡州的他恨不能立马插上翅膀飞到开封。
可是,当夏竦一路狂奔到开封并准备去向赵祯谢恩时,他却被挡在了皇宫门外。
原来,当夏竦的任命刚一下,御史台和谏院这两大言官系统就集体上疏请求赵祯不要让夏竦回京就职。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夏竦这人在陕西的时候既胆小又懦弱,而且每次下去视察工作的时候还随身带着一堆的侍女和奴婢,到了晚上不是喝酒玩乐就是舞乐喧嚣,这差点让边关的将士们哗变。
而且,李元昊曾经公开侮辱过夏竦,他说自己愿意用三千铜钱悬赏夏竦的级,这样的一个连敌人都瞧不上的无能之辈怎么能够担任宋朝的两府大臣?
此外,言官系统里的那些动辄喜欢以君子之道论人且秉持非黑即白理论的君子们也再次把矛头对准了吕夷简。
他们说夏竦这次能够回京任职是受了吕夷简的推荐,吕夷简不是个好东西,他推荐的人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而且,吕夷简和夏竦之间本就是死对头,他这次举荐夏竦完全就是在沽名钓誉并想以此讨好夏竦。
我个人对这些人的前半段内容没什么意见,但这些人攻击吕夷简举荐了夏竦却让我有些想不明白。
吕夷简不是好东西,他举荐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话用在夏竦身上也确实说得过去,可这些言官里的所谓君子们显然是在选择性失明。
吕夷简确实举荐了夏竦,可范仲淹呢?富弼呢?韩琦呢?这些人也是吕夷简举荐的,这些人是不是也是坏种?此外,孙沔之前指责吕夷简几十年间把持朝政阻塞言路,那么你孙沔的奏疏又是怎么让赵祯看到的?吕夷简真有那么大能耐,还有你孙沔张嘴开炮的份儿吗?如此看来,双标自古有之,如此毫不掩饰的双标也是自古有之。
面对众人的反对声浪,赵祯也开始动摇了,但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对夏竦进行罢免。
既然火候不够那就再加点火,先是御史台的沈邈揭夏竦曾经与宫中的太监私下有勾联,然后又是谏院的余靖说夏竦之前一再装病请求退休,可现在听闻升官了却快马加鞭急奔京城,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此人是个阴险小人吗?
在这之后,终极大杀器终于登场——御史中丞王拱辰。
这位曾经的状元郎先是对赵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见赵祯仍然不肯改变主意,王大人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赵祯因为被说得火冒三丈继而起身准备离开,可是王拱辰立马冲上去死死地拽住赵祯的龙袍:“陛下,你不能走,夏竦真的不是个好东西,你今天必须要听我把话说完!”
遇到这种事,即便是再窝囊的皇帝估计也会当场瞬间大怒并给王状元一个大耳光吧?可是,赵祯却并没有这样做,他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