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西军悍将(2 / 4)

加入书签

去干一票大的——我们去攻打宋朝的镇戎军城!

不曾想,走在前往镇戎军的半路上,西夏人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自信被突然窜出来的一个宋将给浇灭了大半,此人正是奉命前去增援三川寨的宋军泾州驻泊都监王珪。

王珪此次出兵共计带了三千人,但是请各位注意,这三千人可是非同一般,因为这三千人是全副武装的骑兵。

无论是在宋辽战争还是在宋朝与党项人这么多年的交战历史里,只要宋朝军队能够拥有足够数量的骑兵,哪怕只有几千人也足以让他们至少立于不败之地,王珪这一次也没有让这个传统在他这里被终结。

当王珪带领所部人马疾驰在前往狮子堡的路上时,他突然看到了前方旌旗蔽日如乌云一般正向着镇戎军方向急行的西夏大军。

王珪随即就明白三川寨此时已经失手了,而人数如此之多的西夏人出现在这个地方就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前去攻打附近不远处的镇戎军城。

危急时刻,王珪也没有去做过多的考虑,他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马上返回并将自己所看到的最新战场动态火报告给韩琦,他带出来的是骑兵,这样做可以让他们毫无损地回到驻地。

二是立马赶往镇戎军并协助守城,但西夏人现在就挡在他们的身前,他们要想赶往镇戎军就得从整个西夏军队的阵营里直穿而过。

王珪的选择是后者,他一面派人立即回去给韩琦报信,一面开始准备率领手下这三千人突围——李元昊已经现了他们并下令西夏军队开始列阵备战。

三千骑兵对李元昊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可对韩琦来说这简直就是他的心肝肉,韩琦能够把如此珍贵的家底都亮出来,李元昊怎么可能不收下这份大礼?

接下来所生的这一幕将是让包括李元昊本人在内的所有西夏人都大开眼界也是倍感耻辱的时刻。

按照常理,当西夏军队突然现背后出现了一支数千人的宋军骑兵,他们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戒备甚至是开始有一点恐慌,在这之后李元昊才会得到奏报并做出应对的措施。

事实上,兵力雄厚的李元昊完全可以下令让负责殿后的后军阻截甚至是消灭王珪的这支骑兵,可他最后的命令却是显得相当具有仪式感。

李元昊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并集体掉头与身后的宋军相向而阵,也就是说,他准备以堂堂正正之势击败这支宋军。

看上去李元昊此举显得很有军人的礼节,但实际情况却是他准备以十倍优势的兵力全歼对面的宋军。

这哪里是什么骑士精神,分明就是变态级别的以强凌弱,可即便如此李元昊的如意算盘这一次却注定打不响。

要知道王珪可不是之前三川口之战时的宋军主将刘平,他手下的这三千人也不是毫无机动性可言的步兵,而全是装具齐全的骑兵。

刘平当时面对李元昊的十万大军可以说是插翅难逃,但王珪却不一样,他现在完全可以立马开溜,更何况好汉不吃眼前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还要去硬拼?我是骑兵,我撒腿就跑不行吗?然而,如果我们以为王珪会转身就逃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不难想象的是,李元昊的这数万正在行军途中的大军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阵型的重新布置有多难,这里面单是传递号令就得花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王珪显然不会像之前的刘平那样坐等李元昊摆好姿势再与之交战。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想胜利就得出奇制胜,你按部就班地与之交锋指定是失败的下场。

看着眼前的西夏军队正在慌忙地列阵,再看看更前方的西夏军队则在乱哄哄地开始调头,王珪瞬间就明白了李元昊的用意,宋军此时不主动出击更待何时?

趁着西夏军队正忙着转换阵型的工夫,王珪当即下令全军突袭敌阵,而他则身先士卒带头冲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