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开门见黑(1 / 3)

加入书签

有关于第一次宋夏战争的整个过程,我们这里将更多地以西夏和李元昊的视角来予以讲述,如此也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李元昊在政治和军事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战争开打之前,我们先要交代一下宋夏之间此时的边境情况以及李元昊所选择的用兵突破口。

宋朝与西夏的千里接壤之地从东至西分别是东面的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以及秦凤路。

在这四路之中秦凤路基本上可以被排除,因为宋朝在这一路更多的是与吐蕃诸部接壤。

剩下的三路之中宋朝在环庆路的防守最为严密,这里不但有环州和庆州两座城池,而且在从环州到庆州的这条防线上宋军边寨林立,近则三十里一寨,远则四五十里一寨。

这些军寨皆设置于地形险要的战略要冲之地,士兵也是长期处于刀光剑影之间的善战之士,况且这里还有长期为国戍边的宿将刘平和赵振分别坐镇。

再来说泾原路。

这一路李元昊几乎想都不用想就会第一个被排除掉,为啥?因为这里可是宋朝的一代名将曹玮曾经苦心经营了数十年的铜墙铁壁之地。

曹玮主掌此地时无论对西夏还是吐蕃都可做到进可攻退可守,一切都应付自如。

镇戎军和渭州城两座城池不但城坚沟深,而且城内的守军更是陕西各路宋军里面战斗力最强的精卒。

这里面不但有大量的配备了强弓硬弩的弓弩兵,而且军中的骑兵皆是从边地各族里面精中选精的长于骑射的悍勇之辈,再辅以遍布于境内的各种专门用于阻拦骑兵冲锋的深沟暗壕。

这样的集攻防于一体的配置再加上名将高继嵩以及特意从各处精选出来的裨将和偏将,李元昊如果选择从这里打通入宋的突破口,那只能证明他的脑子短路了。

以上种种都决定了李元昊不会率先拿环庆或泾原这两路开刀。

他不是辽国的耶律休哥,也不是耶律斜轸,这二人专挑强者打架,你越强他们越有征服欲,可李元昊不是这样。

他自身其实不弱,可他面对强者总是避让,或者从来不和强者硬刚正面。

那么最后就只剩下了鄜延路,也就是接替郭劝出任延州知州的范雍所镇守的这一路。

严格来说,宋朝与西夏接壤之地还有位于延州东北方向的府州、麟州和山西境内的河东之地,可这里的府州和麟州是北宋的军事世家折家军的地盘,从李继迁开始西夏人就从来没有在这里讨得任何的便宜。

至于山西地界的河东地区,这里是连辽国人都只能摇头的地方,况且这里还有黄河作为天然屏障且有重兵驻扎的太原城作为后盾,李元昊就算是此前对此地进行过严密的侦查却也只能放弃进攻山西的念头。

所以,最后的结论只有一个,李元昊攻击的目标只能也只会是倒霉的鄜延路。

范雍在给仁宗皇帝的那份请求增兵的奏疏里显得可怜巴巴地表示陕西四路之中唯有鄜延路军队数量少得厉害且只有延州城一座显眼的城池,而最要命的还是延州外围以及边境线上的防守配置。

这里不但没有泾原路的深沟暗壕,也没有环庆路的军寨林立,有的是大片的毫无防备的开阔地带。

整个鄜延路一字排开,从承平寨到安远寨之间有两百里的空旷地带,从长宁寨到承平寨有百里的无人区,从长宁寨到黄河又是百里旷野,李元昊如果要从这一路入侵宋朝的话,他可以从这三处空当里边任选一处就可直抵延州城下,如此可易如反掌地一举打穿鄜延路。

当然,基于充分的情报分析而最先得出这个结论的并不是宋朝这边的哪位高人,而是西夏那边的李元昊。

范雍得出以上结论不过是马后炮,他是在李元昊进攻保安军(今陕西省志丹县)之后才得出的这番分析和结论。

如若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