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罪不容诛(3 / 5)

加入书签

我们党项人自己的东西呢?为什么我们党项人就不能成为那片土地的新主人呢?到时候我们何必垂涎三尺?何需他人的赏赐?只要能够抢下地盘,那上面所有的好东西就都是我们党项人自己的,这个道理难道很难懂吗?这个嵬名惟亮,没想到他竟然是这么一个软骨头。

永远做宋朝的藩臣?这人看来跪久了还真是跪出奴性了,你既然如此忠于宋朝,那就别怪我这个当侄儿的无情无义了。

李元昊就此对嵬名惟亮陡生杀意,可是他还需要一个正大光明的杀人理由。

他找来自己的亲信大臣、同时也是嵬名惟亮的堂弟嵬名惟序并对其说道:“我的这个叔父已经留不得了,他跟我不再是一条心了,你找个事由说他要谋反,然后我好办了他,除掉他之后,他的一切官爵我都赏赐给你!

否则,你们就等着灭族吧!”

几番权衡之下,最终还是兄弟情分占了上头,嵬名惟序将李元昊的话原原本本地告知给了嵬名惟亮。

事已至此,嵬名惟亮的选择只能是铤而走险一条路,但照如今李元昊对党项政权的掌控力度,惟亮想要谋反或是与之对抗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他只能选择出逃投奔宋朝。

嵬名惟亮的归宋之路堪称一个悲不可言,他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宋朝肯不肯接纳他?会不会接纳他?敢不敢接纳他?他的地位和身份可不是一般的敏感和特殊,宋朝的边臣即使敢接纳他,可如果李元昊以此为借口向宋朝开战,依照宋朝那帮圣人门徒的脾性,为了不打仗,为了虚假的和平,他们也是什么都可以舍弃的,何况你一个党项人嵬名惟亮?

惟亮的弟弟惟永就在第一时间不无忧心地对自己的兄长说道:“宋朝那边还不知道我们这边生的事,也不知道李元昊的野心和胃口到底有多大,如果他们那边不信任我们是真心想要归附,那么到时候我们可就会走投无路。

天下之大,却不会有我们一家人的立锥之地。”

惟亮的回答则是赌博性的,他说道:“事已至此,我们已经是别无选择,这事就只能看上天会不会保佑宋朝和我们整个家族了。”

惟亮先将自己准备投奔宋朝的事告知给了宋朝这边的金明寨巡检使李士彬,此人虽然是宋朝的武将,但他是一个纯正的党项族人,可要论及战功以及对宋朝的忠诚,很多的宋朝人都未必能胜过他。

嵬名惟亮在给李士彬的信中说他将带领所部民众和士兵渡过黄河集体归宋,他希望到时候宋朝方面能够对他们予以接应。

随后,惟亮去见了自己已经八十一岁的老母独孤氏并将自己的计划和前后因果都说了一遍,独孤氏则坚决不肯离开,而她也很清楚如此一来李元昊定不会放过她。

她对自己儿子们说道:“汝等自为计。

我年八十余,不能从汝去,反为汝累,当置我室中,纵火焚之。”

嵬名惟亮兄弟几人最后涕泗横流地拜别了自己的母亲,然后遵照母命纵火焚宅,随后他们全家老幼共计二十二人几乎是逃命一般地成功逃到了宋朝境内的保安军(今陕西省志丹县)。

由于形势太过危急且走得也太过匆忙,惟亮等人此行根本就带不走自己的部族和一兵一卒。

保安军知军朱吉火将此事奏报给了他的上级延州知州郭劝,可叹又可悲的地方就在这里。

在接到嵬名惟亮准备归附的密信后,郭劝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那就是不准备予以接收。

这里面的理由无非就是担心这样做会引宋朝和党项之间的外交风波甚至军事冲突,况且,自李德明与赵恒当年订立和约之后,在这四十余年里宋朝始终严格遵照约定从来没有收留过党项过来的“叛臣”

这是郭劝于公方面的考量,于私就更是让人想要一头撞死在墙上,惟亮的归宋在郭劝看来简直就是怒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