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聒噪不绝(2 / 3)

加入书签

就被集体罢职,前后连一年时间都没能坚持住。

之所以会这样有三个原因,先就是自作孽,其次就是天时没有眷顾他们,其三便是宋朝此时的喷子和言官实在是火力太猛,这些老臣们很快就将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做后生可畏。

先说这个自作孽。

王随做了宰相之后,如何理政他不怎么上心,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如何延年益寿和求佛问道上面,其次就是怎么给自己的儿子和亲戚们尽可能地谋福利。

作为一个大老爷们儿,如果能够泽被后世子孙那显然是件无上光荣的事,而他王随现在终于能够做到这些了,他家中的子侄们也就此无一“幸免”

地被他给照顾了一遍。

反观自己的正事,身为宰相的王随要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么就是直接告病在家,他只需要每隔几天去皇帝面前打个卡证明自己还健在就行了。

总之,宰相本是身系国家展和安危重担的要职,他王随却把这视为享乐和为子孙谋取福利的工具。

再说得极端一点儿,他享受着一个宰相应有以及额外的待遇和福利,但从不干宰相该干的活儿。

陈尧佐在个人私德上来说远比王随要高,但他也没能免俗,具体的事就是他不按套路出牌越级提拔了他的另一个儿子陈述古。

这位陈家公子本是管理皇家库房左藏库的,但陈尧佐未经儿子上级部门的推荐就利用宰相的职权擅自给自己的儿子升了官,让他去做了“三门白波运使”

,也就是一个掌管京城某地段漕运的官。

这事看起来好像不大,但只要有御史就此事参劾他,那他绝对难逃被罢官的命运。

另一位中书省的大佬、参知政事韩亿在这方面更是有点“恬不知耻”

的味道。

韩亿有一群儿子,这里面包括后来先后出任过宋朝宰相的韩绛、韩维和韩缜,但龙生九子总是有差别的,韩亿的其他几个儿子未必能够像这三个儿子一样才能出众。

于是,韩亿就在赵祯面前给自己的次子韩综求了一个官(这事属于参知政事应该享有的一项福利待遇),可不久之后他又请求把这个官改授给自己的长子韩纲。

至于原因,这个无从考证和猜测,我也不想在此胡编乱造——乱说话是要被天打雷劈的。

以上这些官场上的内部消息经过传播之后便在京师被炒得是沸沸扬扬,就如那诗一般任人取乐玩笑,但也为他们本人招来了无数的谩骂和指责,但这一切也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封妻荫子是每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共同的梦想,而当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时候,相信没人会拒绝这样去做——即使是世间最严厉的那些父母,比如说那些口中宣称一分钱的遗产都不会留给子女的人,可他们真的做到了吗?可能吗?那些隐形的资产或不动产以及无形的人脉关系网难道就不算资产吗?

不过,这些事其实都是人性使然,这里也没有必要对这些官老爷们太过苛责,毕竟他们也是凡夫俗子。

但是别忘了,宋朝可是号称礼仪之邦,官员们更是在表面上必须都是道德君子,如此明目张胆地为自己和家人捞好处怎可称得上是百官表率和道德君子?倘若宋朝从上至下都是这种表面君子实则小人的伪君子,那宋朝头上的这个“礼仪之邦”

岂不是个天大的笑话?

说来也是这些宰执大臣这一年点背走霉运。

这年的十二月,宋朝的河东地区生了一场级地震,祸及忻、代、并三州,这场地震造成大量的民舍倒塌,民众死伤无数,各种财产损失更是难以统计。

其中,忻州死亡一万九千七百四十二人,伤五千六百五十五人,各类牲口死亡五万余头;代州死亡七百五十九人;并州死亡一千八百九十人。

在这些因为地震而直接造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