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民族之光(1 / 4)

加入书签

时间进入公元1o37年。

这一年是北宋的景佑四年,而在李元昊这边本应该是他的广运四年,但李元昊在去年岁末就改了年号为“大庆”

他有何事要大庆?说来这事还真的应该要大庆一番,为啥?因为党项人终于拥有了专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党项文在这个“大庆二年”

的年初正式宣告横空出世。

这事是不是应该值得大肆庆祝?再一次问:李元昊是不是很伟大?因为这个党项文是他本人亲自明创造出来的,此举让他堪比汉人这边传说中的造字大神仓颉。

只是,我对此不得不再一次地深表遗憾,因为只要你去看看所谓的党项文字是个什么尊容,然后你就会明白所谓的“党项文字之父”

到底有多少成色。

简单地说,李元昊在这方面不过是个文化大盗而已。

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李元昊虽然是党项文字的立意者和创立者,但真正负责落实和完成这一项繁巨任务的人并非李元昊本人,所以说这个党项文字其实还有一个“二爹”

,或者可以说,李元昊是党项文字之母,真正的党项文字之父是党项的谟宁令野利仁荣(谟宁令是只有党项族的人才能担任的高级官职或者叫爵位)。

当然,有一点必须要承认,这个党项文该是什么样,该怎么写,该怎么读,这些总的框架和设计者是传说中精通汉番多种文字和语言的李元昊所定下的,具体的内容则是野利仁荣前后耗时三年完成的。

也就是说,李元昊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谋划着要为党项人创立自己的文字。

我们在这里为什么要说李元昊在这方面是一个文化大盗呢?原因就在于这个所谓的党项文并不是什么世间独一无二的文字,而纯粹就是汉字的简化版或者说是汉字的增删版,完完全全就是仿照汉字的一笔一划所创立出来的一种所谓的独立的文字。

如果说我们的汉字像是一副经过修饰和雕琢的衣帽架,那么李元昊明的党项文字大多数看上去就是一根刚从树上砍下且只是脱了树叶的枝条(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去搜索)。

这个党项文后来经过演变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它也有了自己的草书、楷书、隶书和篆书写法。

其实这个并不奇怪,因为这二者本就是一个窝子出来的,汉字有的东西,它党项文字自然也应该有且做起来毫不费力。

从这方面来说,李元昊面对文化大盗的指责时完全可以说他不是什么贼,而是汉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甚至是创新者,他与宋朝这边所继承的文化是同宗同源,彼此的关系是兄弟,而不是什么儿子和老子的关系。

在这一点上,李元昊就比后来的越南人和朝鲜人聪明多了,后两者为了突出自己文字的独一无二性并彰显那脆弱可怜但又可贵的民族自尊心,他们愣是把之前用了千年之久的汉字给彻底扔弃,从而抓破自己的脑袋完全凭空整出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字,在这方面连日本人都没他们那么狠,那么自虐。

相比起来,李元昊就务实了很多,他不想那么累,于是干脆就在汉字的基础上增减几笔就有了自己的党项文字,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还又省心。

党项文字的问世意味什么?一个民族的历史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历经千年而不亡,其文化更是一直渊源流传所依靠的什么?我们的秦汉隋唐,西方的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些伟大的朝代以及这其中所诞生的伟大人物和事件能够让我们至今仍然所深切缅怀又是靠的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文字。

有了文字才会有所谓的文化,如此才会有历史和传承,才会有更后来的文明,这些都与文字密不可分。

匈奴、突厥乃至于曾经叱咤风云的鲜卑,他们为何就没有形成自己的文明?还是因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