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英雄时势(2 / 3)

加入书签

或是去整顿积弊益甚的全国茶政,或是去治理水患,单是这些事足够把他们忙得晕头转向。

至于另外两位顶级大佬曹利用和冯拯,前者根本就不是个治国理政的料,而冯拯在这年伊始就变成了一尊过河的泥菩萨,他对于在历史舞台上跟刘娥抢戏这种事完全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他病了,而且是病到了药不能停的程度。

时势造英雄,刘娥在这一年里的表现和境遇充分印证了这句话。

试想:如果不是赵恒在五十出头的年岁上就驾鹤西去,如果不是赵祯年龄太小,那么刘娥在历史上绝不会拥有后来的地位和声誉。

在她成为皇太后之前,她绝对可以被称之为命运的宠儿,不管她早年的经历有多么的曲折和心酸,但命运最后未曾亏负于她。

毫无疑问的是,当她被自己前夫龚美给卖掉时,她万万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大宋的皇后,更不会成为什么皇太后。

当赵恒驾崩之后,或许连她自己都会觉得自己的好运到头了,但她真正的好命其实才刚刚开始。

在很大程度上,刘娥和武则天的命运其实很相似,就连她俩的老公也是如此。

李治和赵恒都在生命的晚期遭遇到了风疾的困扰,而这顽疾也正是导致他们最终撒手人寰的元凶,但这也正好给他们那本就精明强干的老婆大人提供了在幕后接触国家政务和机要的契机,甚至可以说,她们在成为皇太后之前的那几年时间里其实就已经在行使帝国君主的权力。

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她们在成为摄政皇太后以后在驾驭各自帝国的这辆级马车时会显得那般轻车熟路。

相比较而言,武则天在成为皇太后之时已经是大权独揽继而唯我独尊,因为她的政敌那时候基本上都被她修理得差不多了,可刘娥不一样,赵恒留给她的这一帮大臣个顶个的桀骜不顺且自视甚高。

可是,正如上面所言,她是命运的宠儿。

一直都不怎么待见她的寇准和李迪这时候早已被打得彻底无法翻身,而那个看似权倾朝野且地位无可撼动的丁谓也是在老天爷的帮助下自取灭亡,如果这三个人里面有任意一个还在朝廷里掌握权柄,那么她刘娥就永无出头之日,只能老老实实地做一个象征性的国家元。

但是,谁让她这么好命呢?

不过,丁谓虽然被赶走了,但刘娥看看下面这帮大臣想必还是会摇头叹息。

王曾刚刚上位,他或许还不会太过嚣张,而吕夷简和鲁宗道这时候才刚刚进入中书省,他们现在还在对刘娥感恩戴德,所以也翻不起多大的浪,可谁能保证他们就能永远死心塌地地效忠刘娥呢?另外,别忘了那两个人,一个是资历可堪比寇准的相冯拯,另一个就是一向都居功自傲且早已在官场的摸爬滚打中进化成为老油条的曹利用。

在前面我们就提到过冯拯在丁谓倒台之后的那些表现,他显然是想成为第二个追求大权独揽的丁谓,得亏是王曾据理力争,要不然刘娥还真有可能被冯拯给再次摁在深宫里无法动弹。

至于曹利用,他可是一直都没忘记自己当年在澶州城外通过自己的一张嘴为宋朝立下的大功,在这方面他甚至比寇准都还要自负,在他心里俨然是他再造了大宋(同样的心理寇准也有)。

要说冯拯有政治野心确实不假,但他对刘娥和小皇帝赵祯至少在表面上还是做到了恭敬有加,可曹利用就不同了。

可以说,这位曹大枢密使几乎就没把宋朝的这对最有权势和地位的孤儿寡母太当一回事。

据史书记载,在曹利用隔着帘幕向刘娥和赵祯回话时,他竟然无礼至极地一边回话,一边挺着个大肚子用手指头去敲打自己的腰带。

作为一个臣子,如此所为显然是觉得自己活够了,放眼中国的古代史恐怕也很难找出几个像曹利用这样目无君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