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5章 盛名难副(2 / 2)

加入书签

才是寇准此生为人处世的心性,要不然他也不会在人生的数次大起大落中活了六十二岁。

虽然现如今仅仅只是一个州级司马,但寇准那堪称辉煌壮丽的人生履历以及其显赫的政治资历让他过得比道州的知州还要逍遥自在。

在屈身于道州的这段时间里,寇准每天基本上不怎么料理公事,一切就好像他是以宰相的身份前来道州度假似的,闲时他阅览各类经史子集,有访客前来则大摆筵席与客人把酒言欢。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如今是这个光景,寇准很是懂得随遇而安的道理——既来之,则安之,享受当下,何其乐哉!

寇准倒是在起落之间又爽了一把,他为自己的人生再又添上了传奇的一笔,可他走后的大宋朝堂却是一片狼藉。

他拍拍屁股走人,不带走一片云彩,可他留下的这副烂摊子又该由谁来收拾?后世之人多称寇准为善,甚至有人说他是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乃至于是贤相,但这里请恕我再次斗胆直言,名相一词他确实当之无愧,一个澶渊之盟就足以让他的大名彪炳史册,但若是要把这个“贤”

字冠之于寇准的头上,那么我个人实难苟同。

试问:除了澶渊之盟,身为国之宰相的寇准还做过什么利国利民之事?在那之后的寇准不过就是一争权夺利、党同伐异之政客耳。

大宋的开国元勋赵普在个人心性上与寇准很是类似,但赵普晚年在最后一次出任宰相期间帮助赵光义稳定了大宋的朝局,而且还为大宋培养了后继的宰相吕蒙正和李沆,但寇准最后一次担任宰相又为宋朝做出过什么贡献?非但没有,他反而还出于意气之愤想要拉着唯一能与丁谓抗衡的后辈李迪为他政治生命的终结而“陪葬”

如此,怎可谓之以贤?

再请问:丁谓和曹利用是如何站到寇准的对立面的?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诚然,丁谓不是个好东西,可寇准的人生悲剧难道全是丁谓造成的吗?他自己难道就没有一点的责任吗?更何况,当初是谁不厌其烦地要求时任宰相李沆把丁谓上调到朝廷来的?也不知道此时的寇准是否会想起李沆当年的那番谶言——他日后悔,当思我言。

然而,以寇准的为人来看,即使他现在心里后悔了却也不会在嘴上承认自己当初看错了丁谓。

爱过就不后悔,哪怕当初爱上的是一个渣男或是绿茶婊,从这一点上来说,寇准还算得上是一个纯爷们儿。

当初是谁赋予了丁谓伤害他的权力?不就是他自己眼瞎识人不明吗?现在他虽然是后悔了,但一切已经悔之晚矣,所以寇准哪怕遍体鳞伤也绝不说后悔。

对寇准而言,所有的这一切何尝不是一种宿命呢?

我说这些不是想要否定寇准的一生,我也不是他的黑粉,但爱之深责之切,以他的能量和实力本该为宋朝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他没有,他反而还把自己给折了进去,以至于让丁谓开启了属于他的权臣时代。

关于寇准,言尽于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