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荣辱与共(4 / 4)
子坏水的王钦若拿出了让王嗣宗知难而退的办法。
王钦若微微一笑,说道:“陛下,我看这样,既然王嗣宗坚持要把这事给公开化,那就由我来主审此案。
我们再把孔冕给抓起来让他把当时的实情说出来,到时候真相大白,我们再来看他王嗣宗该如何自处?”
在得知王钦若准备将孔冕向王曾下毒之事走正常的司法程序后,王嗣宗瞬间没了脾气,第二天他主动去向赵恒认错,他说是自己未经查实就胡乱上奏实在是很不应该。
赵恒见他服软也就不再追究此事,而且还表扬了他的一身“正气”
。
此事就此终结,王嗣宗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两府高官他一个也没有撂倒,而他败就败在了王钦若的手上。
王嗣宗为什么害怕王钦若跟他走司法程序?原因就是孔冕当初在茶水里给王曾下毒之事其实是确有其事,而王曾是在事觉之后立马服药解毒才免除了祸害,但王曾为了保全孔冕是孔子后人的名声以及不想让家丑外扬才选择将此事息事宁人。
此事如果深究,王嗣宗最后必然会落得个诬告和反坐的下场。
我们回头再来看这件事怎么看都像是一出闹剧。
王嗣宗在当地方官时堪称贤臣能吏,但回到中央任职尤其是担任御史中丞期间却是处处遭人忌恨。
此人确实刚直严明,但他的缺点也在这里,但凡被他揪住了你的小辫子,哪怕只是他捕风捉影而来的消息,那么你就会成为他的打击对象。
这让那些屁股本就不干净的官员对他是咬牙切齿但又畏之如虎,而那些本来没什么事的官员则对他的那种“看谁都像犯罪分子”
的做派深感厌恶至极。
说得不客气一点,王嗣宗在朝廷的大小官员眼里是人见人烦。
可是,赵恒作为皇帝要的就是由这种人来当御史中丞。
再来说赵恒和他的那帮同他一起通力合作搞拜神运动的两府高官。
御史本就是皇帝为了监察百官的所作所为而设立的官职,按理说他们是背向皇帝面向官员的站位,可这一次赵恒却跑过去和他的大臣们站在了一起,这就让王嗣宗的处境变得很是尴尬,而他败就败在了这里,因为赵恒还得指望这帮人跟他一起搞封建迷信,你王嗣宗搞倒了这批人,那赵恒上哪里去重新找搭档?这不是在拆赵恒的台吗?于是乎,这才有了皇帝联合大臣一起对付御史的滑稽大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