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满朝癫狂(2 / 3)

加入书签

在朝政上有什么过失或错误呢?这可就不是朕一个人的事儿了,你们身为宰辅大臣也是有责任的,所以我们得一起过去看看。

如果天书上单独说朕有什么不好,那朕自当躬身自省,而且朕也不能隐瞒天书对朕的训诫,朕要让全天下都来监督朕改正错误。”

此话一出,王旦想逃也逃不了,他这个老江湖终究还是没能玩过他口中的这个“圣君”

赵恒随即带领这帮大臣前往承天门。

为示尊重和虔诚,取下天书之前,赵恒先命人设好香案,一番庄重的祭拜之后,他这才让他最亲近的内侍太监周怀正和皇甫继明搭梯子取下那条所谓的由神仙降下来的布帛。

王旦随后又以双手捧呈的形式向赵恒跪献天书,赵恒诚惶诚恐地对着天书施礼之后才再又诚惶诚恐地接过了王旦捧来的天书。

在这之后,赵恒命人撤去黄罗伞盖,那些带刀持枪的侍卫们也都不许靠近他以免惊吓到了神灵所赐的天书。

他手捧天书将其放在车辇之上,而后又和大臣们步行着引导着这辆装有天书的车辇走到早就建好的那座道场,最后这份天书由枢密院的长官陈尧叟负责向众人宣读。

我们先不急看内容,先说这天书可谓是格式规范,在正文开始前还有导语:赵受命,兴于宋,付于冲。

居其器,守于正。

世七百,九九定。

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赵家的天下是上天授予的,现在轮到你赵恒来守护了,你要好好守护这江山,以保证你赵家人可以当家做主至少七百年,如果搞得好,这江山千秋万世都是你们赵家的。

在这之后才是天书的具体内容,主要讲了三点:一、赵恒是个能用孝道和仁义来治理国家的好皇帝。

二、告诫赵恒不可奢靡成风,要清俭(清廉俭朴)持国。

三、如果赵恒以及往后的继任者能按照这天书上面的要求来做,那么这赵家的江山将万年永固。

在陈尧叟读完天书后,作为导演兼第一男主角的赵恒再次接受群臣的拜贺。

至此,迎天书仪式宣告结束。

一国君臣如病狂——这是后来的元朝人在修《宋史》时对赵恒以及他的大臣们在这时以及往后的拜神运动中的行为所给出的评语。

在我看来,元朝人在这一点上还是表现得很客气和文明,这何止是病狂?这是怎样的一个癫狂了得?

上至皇帝下至举国最顶级的大臣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把所谓的神灵给公开地集体地“强幸”

了一回,而且这还是生在公元1oo8年且以高度的文明而着称于封建时代的宋朝,放眼之前的朝代可曾有过如此癫狂的壮举?如此荒诞丑陋的举动简直只有一个行将灭亡的朝代才会做得出来,可这却是生在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强大和繁荣”

的宋朝。

更令人称奇的是,赵恒根本不是秦皇汉武那种“暴君”

,不是那种只要敢于违背他的意志就要砍头流血的“暴君”

,宋朝的这些饱读圣贤之书的所谓忠君爱民的文臣们却没有一个站出来制止这种荒诞的行为。

王钦若自是不必说,不管他如何的聪明,如何的有才华和学识,也不管他之前对宋朝立下过何等的功劳,仅凭他教唆赵恒装神弄鬼就足以让他在历史上臭名远扬。

那么王旦呢?陈尧叟呢?马知节呢?赵安仁呢?这些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此时身居国家宰辅之位的大臣怎么也不敢站出来说话而是要跟着一起装神弄鬼呢?没错,他们或许也觉得这很荒唐,可他们毕竟是下跪了,而且从始至终没有出过丝毫的杂音?为何?其实答案呼之欲出,赵恒这么爱耍小聪明的人既然知道贿赂王旦,那他又怎么可能不打点其他的大臣呢?自古君要臣死则臣绝不能苟活,可赵恒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