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躁动难安(2 / 3)

加入书签

了宰相与民同乐且毫不觉得自己的所为有什么不妥。

如今寇准到了陕州依然如此,赵恒听闻后颇为不悦,再又听闻另一个前宰相张齐贤在地方为官时也和寇准一个样几乎是从来都不理政务,赵恒不免一脸惆怅对身边的人说道:“朕曾经所依赖的这些大臣们到地方为官怎么就变成了这么一个样子?在朕看来这些人里面唯有向敏中能够独善其身并能够为朝廷和百姓做点实事。”

向敏中是谁?就是当初那个违规购买前宰相薛居正的宅子并被传言跟张齐贤争着要娶薛居正的儿媳为妻的宋朝前任宰相。

那么,赵恒为什么要夸他呢?因为向敏中被罢相后就去了西北负责跟李继迁以及后来的李德明掐架。

此次宋朝和党项达成和议,他向敏中就是前方的直接主事者,在赵恒心里这是一个为国为民立下大功的人。

也正因如此,几个月后向敏中被从西北偏远之地调回到了中原,而他的官职正是知河南府兼西京洛阳留守。

在此顺便提前说一个大人物——这是一个女人,一个改变了宋朝和中国历史走向的女人,甚至于是一个间接地把北宋推向了万劫不复之深渊的女人。

之所以突然要说到她,原因只是因为她正是这位向敏中大人的曾孙女。

此女后来嫁给了未来的神宗皇帝并在后来被封为皇后,但她没有为神宗皇帝生下过哪怕是一个皇子,她这一辈子干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在神宗皇帝的儿子宋哲宗驾崩以后选了一个人立为新帝,此人便是中国历代皇帝里面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为伟大的书画家、书法家、艺术鉴赏家、艺术收藏家、山水园林品鉴家、章印雕刻家——宋徽宗赵佶。

假如——我只是说假如:假如赵恒要是提前知道向家后人里会有这样的一个间接甚至是直接导致赵家丢掉半壁江山的女人,那么他会不会把向敏中的儿子和孙子们都给砍掉以除祸根呢?

开个玩笑,纯属中途放松一下神经。

在忙完了既定的事务后,洛阳这个地方赵恒也没少带人出去闲逛,而话题自然而然地扯到了当年赵匡胤想要迁都于此的事情上。

不知为何,赵光义在继位后的二十多年里一直没有前来祭拜祖陵(这原因或许是他自觉无颜来面见自己哥哥和父母的亡灵),因而这是自公元976年赵匡胤西巡洛阳后再一次地有宋朝的皇帝驾临洛阳。

赵恒当然知道当年他父亲反对赵匡胤迁都洛阳一事,眼下当迁都洛阳的声音再次在赵恒耳边响起时,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父亲的意志。

他说:“洛阳确实是个好地方,当年周公选择在这里建都所看重的正是这里地理形胜且位居中原腹地,如此才有了洛阳千年古都之美名。

只不过啊,如今看来要是把都建在这里明显不利于生活物资和商品货物的输送,这一点是它怎么也无法跟开封相比的。”

对此,我们还能说什么?我这里很不想说,但又忍不住想说——目光短视,小商人思维。

开封那么好,那你赵恒当初为什么还被逼得想逃去金陵避难呢?如果辽军当时直接兵临开封城下,你这时候又还会坚持认为开封比洛阳更适合成为都城吗?你这话不就是想保全你老爹的颜面吗?真的很想知道你们父子俩在地下得知靖康之难生后又会说什么?

回到京城,赵恒感觉是百无聊赖。

不是说他没有什么事可做,而是没有什么事能够刺激到他的感官神经。

这就好比一个人用将近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其毕生所追求的远大目标,当目标达成时他自然是感觉到了莫大的虚空感,关键在于他正值年富力强而非退休养老的年纪。

赵恒就此浑身痒痒,总想找点事干,而日常的那些政务根本不能让他产生丝毫的兴奋。

此时埋藏在他心底深处的那个鬼心思再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