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o章 忘乎所以(2 / 3)

加入书签

寇准眼下是国家的大功臣,他也不好直接得罪寇准,但他也不想委屈了自己的这位王爱卿,身处两人夹缝之间让赵恒也觉得王钦若的这个请求不失为避免二人矛盾激化的万全之法。

于是,王钦若被罢免参知政事之职,从此跟寇准从此是眼不见心不烦。

在免去参知政事的同时,王钦若也由工部侍郎被平调为刑部侍郎,此外,赵恒为了表示对王钦若的恩宠还特意给他明了一个新的职衔——资政殿学士(方便他和王钦若随时保持沟通)。

王钦若以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躲过寇准的纠缠,可他想错了,寇准似乎打定了主意要跟他继续玩下去。

话说这王钦若虽然不再跟寇准一起上班,但每当朝会的时候两人还是要见面,寇准这个捣蛋鬼就在这上面又给王钦若添了一把恶心。

每次朝会的时候大臣们都得按照官爵的大小来排队,王钦若之前是由翰林学士升任的参知政事,他的站位就在当朝宰相的后面,而其他诸如翰林学士之类的官员都得站在他的后面。

在寇准看来,既然你王钦若现在不是参知政事了,那么你的位置是不是应该往后挪一挪呢?那又该挪到哪里呢?寇准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就很任性地把王钦若的位次排序就给排到了时任翰林学士李宗谔的后面。

此举摆明了就是想要当众羞辱王钦若,为啥?因为王钦若之前就是翰林学士,而如今他不但无过反而对国家有功,可他的地位竟然不升反降。

这事别说是心眼和心术都不那么正的王钦若,就算是正人君子恐怕也会心有芥蒂吧?

王钦若对此的反应当然是大怒:我王钦若可是有功于朝廷和社稷的,这是皇上和满朝文武都承认的事实,况且我这次是主动请辞参知政事,并不是因罪被免,再者说我的原有品级也没有被降级,你寇准凭什么要这样折辱我?为了避免产生新的矛盾我都有意躲开你了,你却还是要揪住我不放。

那好吧!

既然你执意要与我为敌,那我王钦若应战便是!

在说到两人之间的这段恩怨时,很多人都说是因为王钦若的奸人和小人本性所致,但其实寇准在这其中的责任也不小,甚至可以说是他逼着王钦若与他为敌。

依照寇准先天没心没肺的好玩本性,他可能就是觉得逗老王玩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他倒没想过一定要把王钦若给搞倒搞臭,可王钦若却不是这样。

此人心性敏感,他远没有寇准那般的洒脱和神经大条,再加上寇准之前可是把他推到了大名府那个火山口上去接受炙烤,如今新仇旧恨他可要跟寇准好好地算一算了。

至于如何搞倒寇准,这对王钦若这等聪慧之人来说实在是不要太容易了,因为寇准这时候几乎是一个毫无防备的靶子。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一个人如果太过得意忘形同样会被他所身处的环境所不容,不知收敛之人甚至迟早会从高处跌落且摔得粉身碎骨。

我们前面说过寇准因澶渊之盟而居功自傲,他觉得自己有再造社稷之大功,百姓们都应该感念他的功绩,甚至连赵恒都得感谢他为这个国家以及皇帝本人带来了难得的和平岁月。

这段时间的寇准有多牛气从一个微小的事件里就可以看出,那就是他已经狂妄到参加朝会的时候可以先于赵恒离开大殿,而赵恒还得站起身来目送他离开。

自宋朝立国以来,寇准是第一个做出此等大不敬之事的人,要命的是,他竟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这就是寇准的悲哀之所在。

年少成名且年少科考及第导致他自视甚高,一个一直在顺境里前行的人永远都无法理解那些如履薄冰之人为何要低调做人。

更可怜的是,他枉负一身的学识却不知道历代的权臣为何往往都是难以善终甚至是在历史上恶名昭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