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浑水摸鱼(2 / 3)

加入书签

运的二十五万石军粮全部成了李继迁的战利品。

没有使诈,没有埋伏,更没有什么拖刀计,这一仗是李继迁生平第一次以自己的硬实力击败了宋朝的正规军。

别管他是不是以多欺少抑或以奇致胜,但不争的事实就是李继迁凭他的真本事击败了宋军,而且战果堪称辉煌。

当李继迁大败宋军且数十万石粮食被劫一空的消息传来,赵恒大怒!

此战还活着的将领一个没跑了全被问责,王荣论罪当诛,但赵恒赦免了他,将其削职流放,徐兴和李重诲也一同被流放。

接下来呢?宋朝是不是应该像当年赵光义被打劫之后那样马上派遣重兵前去把李继迁碎尸万段呢?很遗憾,没有,赵恒和他的大臣们在权衡再三之后选择了继续忍气吞声。

至于原因,说出来直教人呜呼哀哉。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是,这场胜利对李继迁本人以及跟随他的党项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此以后,党项人的心气被提上来了,他们开始相信自己不但可以凭借自己的硬实力在宋朝的高压之下生存下来,而且还已经具备与宋朝在进行不对称作战条件下彻底击败宋朝的实力,除非宋朝以举国之力前来攻伐,但这在眼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而这也正是党项人的好命和好运之所在。

宋辽之间因为去年的那场战争此刻正处在极度仇视和对立的状态,有辽国这个死敌的存在且宋朝现在的皇帝既不是赵匡胤也不是赵光义,你要让宋朝在这个时候动大军对李继迁实行清剿根本就不现实。

另外,也别忘了这时候宋朝可是还处在后王均之乱的时期,宋朝的国内就有刀兵之祸。

或许有人会说,那为什么赵光义在晚年就敢动至少是十几万人马的五路大军围剿李继迁?难道他就不怕辽国趁机出兵河北吗?要弄清这个问题得明白一个事实,赵光义和辽国是进行过多少回血战的,而且在他手里宋朝也是结结实实地把辽国人给狠狠地揍了好几回,赵光义通过实际行动让辽国人明白他是一个不好惹的狠角色。

赵恒呢?他以及他手下的宋朝第二代战将和士兵现在可是正处在被辽国人疯狂试探的时候,而且很遗憾的是在第一次的试探里宋军的表现让辽国人笑掉了大牙,保不准辽国马上就会再次出兵河北以检验出他这个新皇帝以及新一代宋军的战力成色到底几何。

因此,面对辽国人随时都可能会举兵南下的巨大威胁,赵恒对李继迁除了大怒又还能干什么呢?他敢抽调河北和山西的军队去找李继迁算账吗?京城里的禁军他敢动吗?即使他暴脾气上来不顾一切也要痛打李继迁让自己先爽一把再说,那么数万大军的粮草供给以及运粮民夫又从哪里找呢?

要知道这次被李继迁打劫的二十五万石粮草可是用了半年的时间才筹齐,而那十余万的民夫更是从西北诸州的普通家庭里抽调而来的正值壮年的男丁。

正如那些当初主张放弃定难五州的文臣们所言,这些年为了对付李继迁,西北的民力、财力和物力确实耗损严重,如今这一场惨败更是将这两年好不容易有所恢复的西北民生给再次榨干。

最让人痛心的是,这些粮食最后竟然资了敌。

如今的事实充分证明即使宋朝不去主动打李继迁,可人家却不会因此而变得乖巧温顺,反而还会回过头来狠狠地咬你一口,如此一来宋朝还是要耗费巨大的国力去应付才行。

现在摆在宋朝面前的情况是:西北已经被榨干,蜀川自顾不暇,中原地区要负责供给河北和山西战场,而以开封为中心的北方级城市群则需要靠江淮地区来供应其庞大的粮食和生活物资需求,难道为了对付李继迁要把长江以南也给掏空吗?难道要征调江南的百姓远赴千里去大西北运粮吗?可是别忘了前面说的,这年的江南大地尤其是两浙地区可是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