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认赌服输(2 / 3)

加入书签

然后勒马长城,继而冲入草原荡平契丹老巢从此永绝后患。

看到上面这些,不管别人怎么想,至少我个人很愿意给张洎点个赞。

相比于张洎,在朝臣中以敢于“直言讽谏”

而着称的右拾遗王禹偁的上疏就显得热辣和详细了很多。

王禹偁的奏疏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内外十条”

,先来看外五条。

外五条:

一,兵势患在不合,将臣患在无权。

恳请陛下放权于边关将帅,以利御敌。

二,侦逻边事,罢用小臣。

希望陛下选用能臣掌理边关重镇,诸如贺令图之辈虽有爱君之名却无爱君之实,到最后反而弄得边疆之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三,招募间谍,为我所用。

在辽国境内许以重利招募当地人或辽国的官吏为我方间谍,既可刺探情报又可分化离间对方。

四,以夷制夷,牵制辽国。

在西北方向大力扶植党项部的李继捧和折御卿,合二者之力对辽国的西南边境形成牵制之势,从而让辽国人也不得不分兵据守。

五,下哀痛之诏以感召边民,同时许下重赏号召燕云境内的汉人揭竿而起反抗辽国的统治。

(这一点表面上看不痛不痒,但实际上却是在委婉地提醒赵光义下罪己诏。

再来看内五条:

一,裁撤冗官,削减财政支出。

二,提高官员准入门槛,不要过度地重文抑武。

文人获赐甚厚,臣作为既得利益者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还望陛下减少对文官和中榜进士的赏赐,匀点钱出来赏赐前方的戍边将士,做到雨露均沾。

三,信任宰辅大臣,参决军机要务。

希望陛下在有重要军务的时候别自己一个人或者只跟自己亲近的人一起商量,多向宰相和我们这些文官征询一下意见。

四,不贵虚名,戒无益也。

希望陛下能够收敛一下自己的功名之心,别老想着建功立业做什么千古一帝,此事可缓不可急。

五,禁止游惰,厚民力也。

希望陛下大力展农业生产,减少各类徭役,让农民安心种地。

另外,希望陛下少度僧尼,少去参拜各种寺庙,应该鼓励和倡导天下子民重视农桑以展国力。

以上便是王禹偁的“内外十条”

张洎和王禹偁都提到了赵光义的“将从中御”

之策不妥,都希望他能够给予边关将帅适当的自主权,而知制诰田锡在自己的奏疏里同样也说到了这个问题。

他在这一点上就说得更为直接——“既得将帅,请委任责成,不必降以阵图,不须授之方略,自然因机设变,观衅制宜,无不成功矣。”

综上所述,赵光义的“将从中御”

以及他重文抑武的国策已经达到了让文官集团都“忍无可忍”

的地步。

这些大才子们的书可不是白读的,他们更不是一群傻子,他们的心里其实很清楚宋辽战争会打成如今这个样子主要责任人正是那位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

遗憾的是,这个道理其实皇帝本人也知道,但他至死都没有在这方面做出过让步。

至于原因,或许某些后世之人的看法是正确的,那就是赵光义觉得自己的皇位是“偷”

来的,他绝不容许有人可以掌管数以十万计的庞大军团,他担心这样会导致有人像他的哥哥黄袍加身那样把他的皇位给抢走了,即使是他的大舅子李继隆也没有这个特权和例外。

为了皇位的稳固,他必须要把军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哪怕是整个民族和国家都得为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当然,这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