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代父受遣(2 / 4)

加入书签

自己的一切所为都是值得的。

在他看来,元佐之所以不理解他只是因为他还年少,还不明白做父亲的这一番苦心,但他今后一定会明白并理解自己的一切所为。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用在这里可能不太恰当,但赵光义当时面对赵元佐的质问和愤怒定然内心也会有这种甚是悲凉的感慨。

这也是很多为人父母者的悲哀之处。

他们费尽心力地为子女的未来谋取利益,想把所有的自以为是对其有好处的东西都塞到子女的手里,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实情:他们的子女是不是也真心喜欢和接受这些东西?甚至于,在他们不择手段地为子女谋取福利的时候,他们根本不曾注意到自己的子女可能已经从灵魂深处开始鄙视他们。

赵元佐就是这样。

赵德昭和赵德芳这两个堂兄的死所引起的非议已经让他开始怀疑乃至是鄙视自己的父亲,而当他亲眼目睹三叔所遭遇的一切迫害之时,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父亲的真实面目。

或许他也知道赵光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可是他对于自己父亲用如此卑劣的手段为他争取到皇位继承权而感到愧疚和羞耻。

他恨自己的父亲,当然也恨自己父亲的那些帮凶和爪牙,诸如赵普和柴禹锡。

联想到赵元佐在被封为楚王之后赵普突然就被罢相,这里面的原因或许跟赵元佐不无关系。

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赵元佐也选择了面对现实,他的三叔已经被自己的父亲给彻底打倒了,他接受了这个事实,他虽然奈何不了自己的皇帝父亲,但他要让赵普付出代价,他要为自己的三叔找回一点公道。

至于他敢于这样做的理由和资本,很简单,因为赵光义器重他并把他当成了接班人来培养,可以说他赵元佐越是表现得有情有义,赵光义就越是觉得这个孩子他日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假如往后的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地继续下去,那么赵元佐的人生和命运可能也就将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他很有可能就真的会接替赵光义君临天下。

然而,世事难料。

转过年来时间进入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一年有两个年号,分别是太平兴国九年和雍熙元年。

这年年底赵光义决定改元为雍熙,与太平兴国元年一样,雍熙元年也只存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打卡收工。

雍熙——这是一个将会因为一场战争而被永载史册的年号,不过,这场让当时以及后世的汉人捶胸顿足的战争此时还远未到来。

对于赵光义来说,这一年刚一开头就没有个好彩头。

先是他的宠臣、前枢密使石熙载死了,紧接着赵光义得了一个让他为之而震骇不已的消息:早前被他贬到房州安置的赵廷美突然死了,年仅三十七岁。

得知这个消息,赵光义当着群臣的面是当场痛哭流涕。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鳄鱼的眼泪,正如当初赵匡胤驾崩之时赵光义也是哭得死去活来,但生而为人赵光义也是有情感的。

他只比赵廷美年长八岁,可以说他是看着赵廷美一天天长大的,要说他们之间几十年的兄弟之情在他眼里完全就不值一提无疑是说不过去的。

我相信他的悲戚是自内心的,但他定然也不会为自己对赵廷美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悔恨,在天下至尊的诱惑面前,父子伦理和兄弟之谊都会变得黯然失色,这就是身在帝王之家的悲哀和不幸。

为表追思,赵光义追封赵廷美为涪王,赐谥号为“悼”

并为其哀成服。

就在他沉浸在无限感伤的时候,另一件让他痛心疾的事紧接着也生了——他的长子赵元佐因为赵廷美之死而精神崩溃以至疯癫!

得知赵廷美突然亡故,赵元佐心痛如绞,急火攻心之下他几乎就是在一瞬间完全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