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复仇心切(2 / 3)
溃兵给踩死了事。
辽军一路向西而逃,而这正好被之前早就埋伏在半路上的宋军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给逮了个正着。
崔彦进率领所部约两万人马猛然从山谷里杀出,已是惊弓之鸟的辽军哪里还顾得上抵抗,他们这下子跑得更快了,崔彦进率军在后面对辽军又是一顿穷追猛打。
就在崔彦进杀得兴起之时,宋军的大部队又追了上来逮着辽国人再又是一阵猛捶。
宋军这一路上对辽军进行的是赶尽杀绝式的追击,大军从满城一路追击辽军到了遂城,直到后来辽军靠着自己的战马跑得快才逃出生天。
满城之战宋军斩杀辽军一万零三百余人,缴获战马千余匹,生擒辽军三员高级将领,俘获辽军士兵及随行家属共计三万余人,收缴兵器、车帐和牲畜更是不可计数。
此战宋军不但将高粱河之战的损失全都给找补了回来,而且还狠狠地赚了一笔。
要知道高粱河之败宋军可没怎么被辽国人给生擒,更不用说这次宋军单是在战场上俘获的人口就是三万多人。
这一战终于是让宋军因高粱河之败而憋在心里的一口恶气给狠狠地吐了出去!
满城之战宋军的大获全胜让宋朝举国上下都为之而振奋不已,赵光义非但没有追究前线将领违命变阵的责任,反而还对前线的参战将士通令嘉奖。
长出一口大气的赵光义这时候也总算是觉得自己的脸面被找回来了一些,于是他决定在这个时候对攻灭北汉的军事行动进行封赏:赵廷美被封为秦王,薛居正晋升为司空,沈伦加官为尚书左仆射,卢多逊加为兵部尚书,曹彬、潘美、崔翰等军中将领以及其他的有功之人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封赏。
试问,这个时候有人会想起因为替北征的将士请功而被赵光义猜忌和训斥最终导致其自杀身亡的赵德昭吗?即使有恐怕也只能是几声徒呼奈何的叹息吧!
这边宋辽在河北战场的硝烟刚刚散去,那边的山西战场上宋军也几乎在同一时期对进犯的辽军予以了迎头痛击。
宋朝这时候负责山西防务的军事统帅正是潘美,他在高粱河之战结束后不久就被赵光义任命为“河东三交口都部署”
负责在太行山以西的广袤地域里防御辽军的进犯。
满城之战结束后不久,辽军开始在山西境内的两国边境地带修建军事寨堡意图以此作为他日入侵宋境的前进基地。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时候的宋军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可谓是相当的硬气,潘美当即下令驻防边境的宋军将辽军建在各处的寨堡全部荡平,随后宋军又将数股入境骚扰的辽军尽数全歼。
面对宋军的强势回应和反击,辽军至此再不敢在边境地带有丝毫的不轨行为。
为了加强河东地区的防务,赵光义决定给潘美配备一个帮手,而他的这个安排对中国后来的民间文学而言堪称是“功德无量”
,因为他的这一安排直接催生了在后世被经久传诵的演义故事——《杨家将》。
潘美的这个帮手正是前北汉的第一名将和猛将杨业,赵光义加封杨业为代州知州并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
这里我们多说两句。
杨业这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与宋朝为敌,降宋的第七年他战死于陈家谷,而《杨家将》的故事几乎全是这七年里所生的事。
我实在是懒得去提及各类小说和评书演义里的那个杨业,我只想说笔杆子有时候真的是可以杀人于无形且是用看似最高尚实则最卑劣的手段。
某些无耻文人为了拔高杨业为了将杨业及其后世子孙的故事渲染得感天动地就毫无下限地去诋毁和抹黑为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潘美,这种行为实在是为人所不齿。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种行为就是低俗之辈为了博取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