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兴文教(2 / 5)

加入书签

p>开科取士,让五百名文官分散到全国各地去治理天下,整顿吏治,收取节度使的军权、财权和支郡管辖权,在各个州府实行军、政、财三权分立,另外还给各地的军事长官配置监军,为各位知州大人配置可监察其权的通判,为各地掌管财税的转运使大人配置同样可监察其权的判官。

如此一来,不止是武将的权力受到了削弱和制约,就连文人出身的各地知州大人和转运使大人同样也在个人权力上受到了制约。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宋朝的中央集权制得到了空前的加固,也让文官的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至于抑武,这件事对此时的赵光义来说倒还言过尚早。

他对武将们所做的一切并非是要让他们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他只是为了将宋朝的刀把子都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此他才可以在时机成熟的时侯凶狠地向他的敌人挥动铁拳。

他现在还需要武将和军人们为他卖命,为他荡平北汉,为他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是为他覆灭辽国建立不世之功。

尽管赵光义是一个喜欢冒险的级赌徒,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其稳重的人,他从来不会轻易冒险,即使是在进行级赌博的时候他也会在前期做足功课。

可是,燕云十六州未必就能轻易拿下,而辽国更是不可能一战而定,这些都得慢慢来,简单说就是得等到赵光义觉得自己的大后方已经完全稳定了之后再去考虑这些事。

有鉴于此,赵光义决定继续向全天下的臣民们撒下他决意“重文”

的光辉。

提到中国古代由皇帝亲自下令编撰的类书我们会想到什么?绝大多数的人可能都会脱口而出两部大书的名字——《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但试问又有多少人听说过《太平御览》呢?

恕我孤陋寡闻,至少我在自己的求学时期是没有听说过《太平御览》的,然而这部书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在当时却是可以堪称前无古人,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太平御览》也就不可能会有后来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至少这二者的内容将是明显有残缺和遗漏的。

《太平御览》是赵光义在继位不到五个月时下令由翰林学士李昉主编的,这部书始编于太平兴国二年三月,于太平兴国八年十月完成,前后共耗时六年半的时间。

这部书最初的名字叫做《太平总类》,由于赵光义在书成之后下令每日上呈三卷交由他亲审,直到读完为止,因此这部书就此改名为《太平御览》。

此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总共1ooo卷,分为55部,5363类,总字数478万4ooo字——请注意,是古文!

本书的内容在当时可谓是包罗古今、琳罗万象,上至天文星象,下至飞禽走兽,风土人情、江河地貌、奇工巧技无所不包。

总而言之,只言片语不足以概其全貌,不足以论述其伟大以及对后世和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和巨大影响。

因为这部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收录了大量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而这些文献资料作为独立的载体在如今几乎全部都已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得了无踪影。

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因为有《太平御览》的存在,中国自宋朝以前的大量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作恐怕都已被历史的潮流冲刷殆尽,因而这部书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可以说是光炳千秋。

理所当然的是,这份功劳无可争议地要记在赵光义的功劳簿上。

除了《太平御览》,同时期编撰的还有一部书,它叫《太平广记》。

此书的规模相较而言就要小一些,全书总计5oo卷,收录的是自汉魏到唐朝时期的各种小说,其中神仙鬼怪类小说占据大多数,也有各种野史传说以及民间流传的奇闻怪事和趣味杂谈,所涉及的人物除了神仙鬼怪,还有和尚、道士、民间豪侠、医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