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雷厉风行(3 / 4)

加入书签

狂报复。

赵光义早在当皇帝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王继勋的这些恶行,但他那时候也奈何不了王继勋,可如今就大不一样了。

当赵光义登基之后,有人向他告了王继勋在洛阳吃人的罪行。

赵光义大喜,他手中的那把饥渴难耐的大刀正是想舔血的时候就有人往刀口上撞,而且这个人的身份又是如此的招人眼,惩处这人又是如此的具有示范效应和轰动性,拿这人祭旗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什么?他是太祖皇帝的国舅爷?我哥哥的小舅子?狗屁!

现在我是皇帝,他算什么国舅爷!

为了彰显律法的公正,赵光义没有直接把王继勋给就地正法,他走了正常的司法程序:他派出雷德骧前去洛阳彻查此事。

还记得这个雷德骧吗?就是当初因为告赵普有不法之事而被赵匡胤一斧头砸下去弄掉了两颗门牙的那位大哥。

作为与当初的开封府尹赵光义一同搞倒赵普的战友,雷德骧在赵匡胤驾崩前几年就已经被召回了京城并担任户部员外郎、侍御史兼知监事。

赵光义登基之后,雷德骧又添了一个新职——提点开封府刑狱(掌管开封府境内的各类司法与刑狱诉讼及审理)。

到了洛阳,雷德骧先是以钦差的身份查实了王继勋的罪行,然后便将王继勋果断收监。

经过一番司法审讯之后,在无可辩驳的证据面前,王继勋全部招认了,这个人渣供认自己前后共计吃掉了一百多个女仆!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赵光义直接下令将王继勋于洛阳闹市斩示众,与他一并处斩的还有八个给他提供女仆的人贩子以及一个与他一同分食人肉的和尚。

不过,这个和尚就死得爽了一点,赵光义亲自下令先将这个和尚打断双腿,然后再砍头。

行刑当日,洛阳城里的居民蜂拥至刑场观刑,百姓们无不称颂赵光义的英明圣德。

这是赵光义对自己哥哥取得的一个胜利,此可谓一举双得,一来惩处了恶棍赢得了民心,二来狠狠地打了赵匡胤一记耳光。

说来这其实是赵光义给他那死去的哥哥抽出去的第二记耳光,因为在处决王继勋之前他还收拾了另一个人,而这人最终的结局也是仅次于杀头的流放。

这个人叫张全操,因为敢于直言边事而让赵匡胤对其很是赏识,赵匡胤让其出任西北边关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的知州。

按理说山高皇帝远,张全操即使是赵匡胤的宠臣也不至于很快就成为刚刚继位的赵光义的眼中钉,可赵光义就是盯上了他并收拾了他,而且是让其一生都不能翻身。

这事其实也怨不得赵光义,因为张全操这次捅的篓子实在是太大了。

仗着自己是天朝上国的地方大员,张全操在边境贸易上从来不跟当地的少数民族兄弟讲什么规矩,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强买强卖,而他倒霉就倒在这事上。

灵州周边地区就是草原,这地方牲畜众多且尤其盛产优质马匹。

在向当地蕃族兄弟购买马匹时,张全操手下的人经常以劣质的货物换取对方的马匹,这事生一两次也就算了,可张全操把这当成了惯例。

灵州地区的番族兄弟虽然文化不高,但他们也不是傻子,终于有一天这些人集体愤怒了——他们拒绝再与张全操进行马匹贸易。

张全操大怒,他派人抓了十八个所谓的“肇事者”

并将这些人全部处死,然后他把对方的羊马等牲畜全部抢夺了过来。

此事彻底点燃当地番族的怒火,各部落的领们联合在一起聚众袭扰边地,灵州一带的汉人一时间惨遭屠戮和劫掠,宋朝的西北边疆由此动荡不已。

自觉还未坐稳皇位的赵光义这时候当然不想大举用兵,为了平息事态,他派人带着大量的金帛前去招抚当地的各部落领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