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章 一统行政(1 / 3)
请问:如果你曾经的政治死敌有一天成为了你的下属并且你有权对其任意处置,你会怎么办?我说的是死敌,那种水火不容的死敌。
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尚且如此,那不是君子的人又会如何呢?赵光义是君子吗?不管他是不是君子,当他成为至尊无上的皇帝之后他又会怎么对付曾经的政敌呢?没错,我说的这个人就是赵普。
关于赵普与赵光义之间的矛盾和争斗我们在之前已经说到过,而赵普最后成为了那个失败者。
赵普是在公元的973年8月被罢免的宰相之职,然后出京就任河阳三城节度使,此时的他已经在节度使的任上待了三年半的时间。
那么,赵光义会怎样收拾这个曾经的死对头呢?
在自己刚刚登基不久,赵光义就决定对赵普动刀子,但一向以仁德和雍容宽厚示人的他不会那么粗鲁地拿起刀子就冲上去砍人。
也不知道赵普在得知赵光义登基之后是否会预感到自己从此以后的日子会不好过,但他再怎么担心也没有什么用,现在是人为刀俎他为鱼肉。
很快,赵光义将之前就与赵普不和的高保寅派到怀州去任知州,而怀州正好就是赵普这个河阳三城节度使所管辖的支郡,就是说高保寅这下子就成了赵普的下属。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高保寅,如果不记得他,那肯定应该还记得北宋当年平定荆南和湖南之时下令把俘虏煮来吃了的宋军监军大人李处耘。
这个高保寅就是荆南最后一任君主高继冲的叔父,就是他曾经带着大批的酒肉粮食前去犒劳宋军但却被李处耘趁机钻了空子率军星夜兼程灭掉了荆南。
多说一句,这时候的李处耘已经是赵光义的老丈人了,也就是所谓的国丈,但未来的明德皇后此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嫔妃。
不过,更令人意外的是,此时的李处耘已经过世十一年了。
大宋的太祖陛下对于被他所征服的割据政权里的宗室和高官都给予了优待,荆南政权灭亡以后,高保寅到了开封做了个京官。
不清楚他是怎么跟赵光义走到一起的,也不清楚他和赵普之间究竟是因为什么事而彼此心生龃龉,反正这两人后来是成了仇人。
常言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高保寅这次到了赵普的地盘后旋即就跟自己的上司掐了起来。
可是,你高保寅毕竟是下属,赵普要想给你穿小鞋那是一穿一个准。
高保寅那叫一个气不打一处来,在连喘了好几口大气后,他使出了大杀招:我是当今皇帝的亲信,你赵普再厉害难道还能翻天不成?
于是,高保寅一道奏章递到了赵光义的面前:皇上,赵普这个人对我公报私仇,我干什么事都受他掣肘。
我请求罢黜赵普的节度使兼领支郡之权,让怀州直接归中央管辖。
接到奏章,赵光义二话不说顺手就拿起笔直接批示——同意!
如此,赵普这个节度使就成了一个“知州”
,顶多再多管几个县令。
对此,赵普也是无可奈何,想必这时候的他肯定很想猛砸自己的脑袋。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这正是当初他向赵匡胤提出的削弱地方节度使势力的三项措施,所谓作法自毙,他当初恐怕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亲手制定的政策有一天会用在了他的身上,想必这时候的赵普无疑也会有当初商鞅走投无路时的那一番感慨。
赵普这种聪明人肯定知道这一次是赵光义和高保寅合伙在阴他,在解除了赵普统辖支郡的权力之后,接下来赵光义又还会怎么收拾他呢?这个问题让赵普越想越觉得人生黯淡无光,他可不想就这样被赵光义一步一步地慢慢搞死。
再者说他自己身上本来就有污点,如果哪天高保寅再告他一状,他赵普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