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顺势而为(2 / 4)

加入书签

后把所有的怨愤和罪责都记在了赵光义的头上,对于接替了他宰相之位的薛居正却没有任何怨言,这只能说明薛居正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政治高手。

在史料里我们找不到有关于薛居正和赵普之间有过什么矛盾和争斗的记载,在当时的顶级官场上与赵普公开唱反调的人是卢多逊,另一个人在史料里没有提及(也不敢提及),但那个人无疑就是赵光义。

之前说到过赵光义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高人,即使要动手也是在幕后操控他人,他自己手上从来不沾血,可事实上薛居正比赵光义还要高明。

在那场权力斗争中,薛居正不但是除赵光义之外的最大得利者,而且还两边都不得罪,他的所为简直可以堪称一个如何在权力斗争中明哲保身的经典案例。

他看似什么也没做,可最后他却获利最多且代价最小。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当初是赵普赢了赵光义,那他薛居正同样可以做到毫无损,在这风高浪急的权力场他薛居正从来不湿鞋。

对此,我只想说这应该就是薛居正在五代的乱世里所练就的一身令人不寒而栗的深厚内功。

要了解薛居正的为人以及处事原则其实很简单。

不知道有人是否知道他的大作《势胜学》,在这篇文章里他开篇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不知势,无以为人也。

势易而未觉,必败焉。

另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就是:势者,利也。

人者,俗也。

这两句话概括起来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或许也正是薛居正想要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他想要传递出来的人生哲学或为官之道。

我在这里把《势胜学》的全文抄录于此,有兴趣的可以细读。

客观地说,这是一篇讲述如何在纷乱的世俗争斗里安身立命的好文章,但这篇文章或许会让文天祥和史可法这一类人嗤之以鼻甚至是大肆批判,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烦请各位自品。

《势胜学》:不知势,无以为人也。

势易而未觉,必败焉。

察其智,莫如观其势。

信其言,莫如审其心。

人无识,难明也。

君子之势,滞而不坠。

小人之势,强而必衰。

心不生恶,道未绝也。

未明之势,不可臆也。

彰显之势,不可逆耳。

无势不尊,无智非达。

迫人匪力,悦人必曲。

受于天,人难及也。

求于贤,人难谤也。

修于身,人难惑也。

奉上不以势。

驱众莫以慈。

正心勿以恕。

亲不言疏,忍焉。

疏不言亲,慎焉。

贵贱之别,势也。

用势者贵,用奸者贱。

势不凌民,民畏其廉。

势不慢士,士畏其诚。

势不背友,友畏其情。

下不敬上,上必失焉。

上不疑下,下改逊焉。

不为势,在势也。

无形无失,势之极也。

无德无名,人之初也。

缺者,人难改也。

智者,人难弃也。

命者,人难背也。

借于强,谀不可厌。

借于弱,予不可吝。

人足自足焉。

君子怜弱,不减其德。

小人倚强,不增其盛。

时易情不可改,境换心不可恣矣。

天生势,势生杰。

人成事,事成名。

奸不主势,讨其罪也。

懦不成势,攻其弱也。

恶不长势,避其锋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