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五路南征(2 / 4)

加入书签

就能让赵匡胤平息胸中的怒火,于是就在李穆回到开封不久他真的就派人送来了银子。

这一回来送银子的人是李煜的另一个弟弟、南唐江国公李从镒以及南唐的水部郎中龚慎修,讽刺的是,这两人到开封的时候宋军的水师正在从开封出南下扬州。

赵匡胤把这两人带来的钱和东西都留下了,而他们两人也被赵匡胤给留在了开封。

这次倒不一定是赵匡胤又在存心耍流氓,他也没想到李煜会在这时候派人上贡,既然如此庞大的军事调动都被他俩看到了,那他怎么可能还放他们回去?如果李煜知道宋军的南征大军已经出动了,那他肯定会下令各地的南唐守军进入战备状态,如此一来,赵匡胤意图通过水路顺流而下直扑金陵的计划就要胎死腹中,继而让整个战局从一开始就全面陷入胶着状态,这对赵匡胤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

有鉴于此,赵匡胤甚至都没有在战前布什么征讨檄文,而李煜那所谓“倔强不朝”

的罪责也只是他的口头说辞,根本上不了台面。

当初宋朝吞并荆湖是对方主动请求兵入境,后蜀灭亡是因为其跑去北汉相约联合出兵夹击宋朝从而给了宋朝兵的口实,而讨伐南汉更是顶着一顶“吊民伐罪”

的大高帽,而南唐呢?所谓师出有名,仅仅一个“倔强不朝”

无疑显得有些牵强和恃强凌弱。

但是,即使是这样宋朝也没有宣战或下征讨诏书,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这一次宋军第一阶段的军事行动需要由水军来唱主角,要想实现这个战略计划就必须要偷偷摸摸地动突袭战。

兵者,诡道也,如果说世间所有的战争都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那么这个所谓的兵者诡道就无从谈起,从这一点上来说,赵匡胤的做法倒也没有多少值得去指责的地方。

在战争这个吞噬生命的黑洞里,在这个讲究弱肉强食只凭实力和胜败说话的竞技场上,胜利者从来都是可以不受任何的指责。

然而,为了给自己的良心一个交代,赵匡胤还是三番五次地给了李煜机会,直到李煜宁死不朝。

如此一来,赵匡胤要想在名义和形式上彻底统一天下就唯有再起兵戈。

在领军的将领即将出奔赴前线时,赵匡胤把他们都召集在了自己的跟前,其中就包括此次出征的大军主帅曹彬和都监潘美以及大军先锋都指挥使曹翰。

赵匡胤对曹彬说道:“此次征战的一切事宜朕都交给你了,但一定要切记不可残暴地对待南唐百姓,更不可掠夺民财,要展现出王师的威武和信义,要让百姓打心底归顺我们,所以此事可缓不可急。”

说完,为了让曹彬在军中说话更有分量和威慑力,赵匡胤又将一把剑交到了曹彬的手里,他再又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除了潘美,其余将领若有抗命者皆可以此剑斩之!”

此言一出,包括潘美在内的所有将领全都浑身一凉,一时间无一人敢抬头。

赵匡胤之所以要这样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想有人重蹈当年平蜀主帅王全斌的覆辙。

王全斌,太原人氏。

在他十二岁之时其父被李存勖怀疑谋反,为表忠心无二,王全斌主动提出愿意去京城充当人质以证明其父没有反意,此举也从而让王家免去了一场灭顶之灾。

此后,王全斌成为了李存勖的亲军侍卫里的一员。

在其十八岁那年,兴教门之变生,叛军攻入皇宫,李存勖的侍卫大部分都作鸟兽散,他的身边只有十几个人护卫在他的左右,这里面就包括后来扬名天下的王全斌和符彦卿。

在与叛军的厮杀中,李存勖身中流矢而无法再战。

眼见叛军势大无法与其力战,王全斌和符彦卿只好将身负重伤且奄奄一息的李存勖扶到一处宫殿之中躲藏。

由于李存勖伤势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