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名将出征(2 / 5)
顿胖揍而回。
关于潘美这个人,我在后面还会提到,甚至是着重地提到,但现在只说他负责指挥的攻伐南汉之战。
到了公元97o年这年,潘美已经是四十五岁了。
结合上面他的这些履历来看,这个人绝对是一个智勇双全之人,但老实说,作为一名将军,他的战功并不显眼。
相比那些在北方边境上经常跟辽国人挥刀子砍人的宋朝边关战将,再相比王全斌、李继勋、李处耘、慕容延钊甚至是曹彬这些参与了北宋初期灭国军事行动的将军们,潘美在这些名字里面确实显得并不耀眼。
不过,是金子总会光,而当机遇来临之时,那些早有准备的人也总是从来都不会辜负上天的好意。
潘美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到底是谁,而事实也证明当他这一生盖棺定论的时候,他的声名远远地过了与他同时代的绝大多数战将。
前面提到过公元964年宋朝与南汉的郴州之战,正是这一战让赵匡胤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南汉国内以及宫廷之类的种种令人指的情况,也让他说出了那句着名的战争宣言——吾必当救此一方黎民!
郴州之战结束后,潘美本欲扩大战果,但有两个现实问题摆在他的面前:第一,南汉国内拥甲之士近二十万,这几乎跟整个宋军的数量持平,而他却只是宋朝边关的一方防御使。
第二,郴州之战结束后南汉上层集体清醒,他们开始全境紧急动员进行备战。
眼看一个秀色可餐的黄花闺女瞬间变成了张牙舞爪的悍妇,潘美也只得作罢。
这里面要提到南汉的一个人,他叫邵廷绢。
早在宋朝初建并开始向四周用兵之时,邵廷绢就敏锐地觉察到世界要变天了。
他向刘鋹建言:“我们承平日久荒于军事,如今中原真命天子已现,我们应该整军精武以备不测,同时也应该派遣使者跟宋朝通好。”
刘鋹这时候就是个二十几岁的色鬼小青年,对于邵廷绢的这份远见和建议,他只是当做一个屁给听了,根本不予理会。
他很忙,忙着开车,忙着给官员们送辟邪剑谱。
说到辟邪剑谱,邵廷廷这时候的头衔是南汉内常侍,也就是宦官。
查阅关于邵廷绢的资料,在说到他时给他头上冠注的标签都是南汉名将,有些说他是行伍出身,有些民间传说里还提到过他的妻子。
很遗憾,受制于自身条件和资源,我没有在官方史书里看到他有妻室的记载。
其实,我的疑问就是这个邵廷绢是不是在刘鋹继位以后的那场武林大会里被切了某个重要部位?或者说,他本就是太监出身而非出身行伍?《新五代史》在说到有关于刘鋹当政时的阉割运动时有过这样的一段记载:遂委其政于宦者龚澄枢、陈延寿等,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阉然后用。
照此说法,南汉所有的官员都得阉割。
我不确定这种政策当时仅限于南汉的都城还是全南汉境内通用,也不确定这是否也通用于所有的武将。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只能说一句:如此南汉怎能不亡?如此刘鋹简直是天字号脑残青年!
当潘美在公元964年攻陷郴州之后,刘鋹这才想起邵廷绢之前的话,于是他立即任命邵廷绢为招讨使,领军屯于洸口抵御宋军。
邵廷绢到任之后一面加紧修筑防御工事,一面大量招募勇武之士日夜操练准备御敌。
对于这个对手,潘美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他暂时放弃了直接进军的想法,转而想办法智取。
在此之后,关于邵廷绢拥兵谋反的言语便传进了南汉的宫廷。
由于宋军此后没再对南汉用兵,刘鋹这个二货觉得自己就此安全了,邵廷绢在他眼里也再没有了多大利用的价值:李煜和孟昶哪个不比我有钱不比我肥?赵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