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辽帝国(1 / 6)

加入书签

公元969年2月,在李继勋撤离太原仅仅三个月之后,赵匡胤决定再次征讨北汉。

这一次他不再是小打小闹,他决心以举国的精锐之师去灭掉北汉,而且这次征讨北汉的宋军主帅也不是一般人,而是他自己。

没错,曾经在沙场上所向披靡的大宋开国之君在多年未曾亲临战场之后决定自降中军领兵出征,赵匡胤这一次要御驾亲征!

赵匡胤先命令潘美和党进为大军先锋再次直扑太原,随后他正式下诏御驾亲征。

他让自己的弟弟赵光义留守国都开封,然后又命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和建雄军节度使赵赞领军奔赴太原,而大军的第三梯队则是由他本人所率领的主力军团。

当然,有一个问题是赵匡胤不得不去思考的,那就是如何阻击辽国人。

宋军上次攻打北汉之所以会无功而返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辽国的军队突然杀到了太原城下,这一次他以如此规模的军力去攻伐太原,辽国人那边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即使他是大宋的皇帝,即使他带着千军万马,但辽国人是不会因此而被吓倒的。

为此,赵匡胤命令上次攻打北汉时宋军先锋主将何继筠为石岭关都部署,让他屯兵阳曲县负责阻击辽军。

位于太原偏东北方向的石岭关距离太原极近,这里也是由北而来的辽军救援北汉的必经之路。

另外,为了防备辽军从幽州方向驰援北汉,赵匡胤又命他早年的另一位结义兄弟、时任北宋彰德军节度使的韩重赟为北面都部署,义武军节度使郭延义为副都部署,由此二人负责阻击可能来犯的另一路辽军。

在大军向太原进的路上,赵匡胤途经韩重赟的防区,于是韩重赟跑来见驾。

赵匡胤自然是一顿好酒招待自己的这位结义大哥并在席间对韩重赟说道:“辽国人知道我亲征太原必定会出兵,而且会路过你的防区,他们肯定以为我们在镇州和定州没有防备,你在那里屯兵设防,等到辽国人来了你再突然出击必能出其不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赵匡胤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尤其是辽国更是让他颇费了一番心思,但赵匡胤所不知道的是辽国那边此时已经是鸡飞狗跳了,因为他们的那位把辽国上下搞得天怒人怨甚至是亡国迹象都开始显现的辽穆宗耶律璟——又叫耶律述律死了,堂堂的辽国皇帝在半夜里被他的厨子、伺候他洗漱搓澡的仆人以及近侍共六人给合伙杀了。

辽穆宗耶律璟这个人可能很少有人听说过,但说一个他的对手肯定很多人都知道——周世宗柴荣。

在耶律璟当上皇帝后的第九年,也就是辽国应历九年(公元959年),柴荣率领大军北征辽国意欲收复被石敬瑭献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这可把耶律璟给吓了个半死。

说来也是有趣,耶律璟的老爸耶律德光(耶律阿保机的次子)当年从石敬瑭手里得到了燕云十六州,可这时候柴荣却要让他父债子还。

柴荣的大军先是迫降了宁州,然后几乎没怎么费刀兵就以泰山压顶之势迫使辽国的守将献出了军事价值和意义极为重要的三关:益津、瓦桥、淤口三关,次月,后周又得瀛州和莫州两地,兵锋直指幽州城。

柴荣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辽国的三州三关之地,耶律璟面对柴荣的进攻竟有了不管不顾的想法,他认为那些地方本来就不是契丹人的地盘,柴荣要拿就让他拿走好了。

我不知道这是否属实,如果是真的,那这个耶律璟对当时的汉人来说真的是一位国际友人。

很遗憾,就在这个时候,之前以雷霆万钧之势南征北战的柴荣突然病重不起,于是后周的大军撤军了,虚惊一场的耶律璟也得以继续过他那悠闲无比的小日子。

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辽国的这些皇帝们。

耶律阿保机的大名就不用说了,相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