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来认错的?(2 / 3)

加入书签

件,就算正式上任。

他住进巡抚衙门后,立刻以路途劳顿,需熟悉情况为由,谢绝了一切拜会和宴请。

当晚,他召来了随行的都察院御史张诚和郎中李逸。

此二人是他精心挑选,张诚精于刑名,李逸长于钱谷。

“张御史,你即刻带人,秘密核查近来漕粮北运的原始记录仓廪出入,尤其是淮安段的账目。”

“李郎中,你负责查阅江宁府库及各地税银账册,看看与冯敬在任时上报朝廷的数目,可有差异。”

“下官遵命。”两人领命而去。

陆丞又对秦川道:“你带几个生面孔的兄弟,去码头、漕帮常聚之地走走,听听风声,留意那个赵德明和漕帮的动静。

切记,只带耳朵不带嘴巴。”

“明白。”

人手撒了出去,陆丞坐镇中枢,开始批阅积压的公文。

大部分是些例行公事,但也能从中窥见冯敬主政期间的风格求稳,怕事,许多明显的问题都被拖延或模糊处理。

三日后,张诚和李逸先后回报。

张诚面色凝重:“大人,淮安段漕粮账目,做得极为巧妙,表面平整,但仔细核对押运文书和仓廪底单,发现至少有近万石粮食对不上。

且时间点多在冯敬到任之后。”

李逸也道:“府库税银账目亦是如此。

去岁江南各地上报的商税盐税,与府库实际入库数目相差近三成,亏空巨大。”

万石粮食,三成税银,

这已不是简单的贪墨,而是胆大包天的侵吞。

“可有确凿证据链?”陆丞问。

“账目做得干净,直接指向的证据不多。

但多方印证,漏洞明显。”张诚回道。

“冯敬可知情?”

“账目最终需巡抚衙门用印,冯敬难辞其咎。

但具体操作,恐怕是赵德明等人经手。”

正说着,秦川也回来了,顺道带回一个更令人心惊的消息。

“大人,码头上传言,漕帮最近接了几趟大活,报酬极高但货主神秘。

有喝醉的帮众透露,运的不是寻常粮帛,而是铁器。”

铁器?

朝廷对铁器管制极严,尤其是大批量铁器运输,需有官凭。

漕帮敢私下运输铁器,这背后牵扯的可能不仅仅是贪腐了。

“赵德明呢?”

“赵德明这几日深居简出,但昨夜有人看到他悄悄去了城西的一处私宅。

那宅子的主人是苏州来的一个丝绸商,叫沈万。”

沈万?陆丞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

他迅速翻阅杨廷和给的档案,很快找到沈万,苏州大贾,主要经营丝绸、海外贸易,与五皇子侧妃娘家有姻亲关系。

线索似乎开始指向五皇子周王。

漕运亏空私运铁器,关联到五皇子的亲戚,难道五皇子在江南暗中经营,积聚财力甚至图谋不轨?

陆丞感到一股寒意。

若真如此,那京城那个慕白居士的局,恐怕就不是简单的挑拨,而是警告或者灭口的前兆。

“秦川,加派人手,盯紧赵德明和那个沈万。

注意隐蔽不要打草惊蛇。”

“是!”

“张御史,李郎中,你们继续深挖账目,寻找更直接的物证和人证。

尤其是经手的具体胥吏仓官,看看能否撬开他们的嘴。”

“下官明白。”

众人离去后,陆丞独自沉思。局面比他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