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微服私访!(1 / 3)
流民事件像一根刺,扎在陆丞心里。
他没有在常州府城过多停留,只是循例巡查,对王家村田地一事并未深究,仿佛只是路过插曲。
但暗地里他让沈师爷派人悄悄尾随那些流民,查探他们的真实去向和背后指使。
巡查队伍继续前行,经江镇,过扬州,一路所见,官场积弊大同小异,豪强与官吏勾结的影子若隐若现。
而江州赵这个名字如同幽灵,开始在不同场合被微妙地提及。
有时是某位官员无意间的感慨几句,“如今生意难做,多亏赵会长协调”。
有时是某桩商事纠纷背后,隐约有赵家势力的痕迹。
这一日抵达淮安府。
陆丞入驻驿馆后,并未急于召见地方官员,而是换了一身便服,只带一名护卫去了城中最热闹的漕运码头。
陆丞在一处茶摊坐下,要了一壶粗茶,看似悠闲地观察着往来人流。
他注意到码头上搬运的力夫虽多,但秩序井然,似乎被几個不同的帮派划分了地盘。
而一些明显是官粮的漕船附近,护卫格外森严,与商船区的松散形成对比。
“老丈,这码头上的活儿好干吗?”陆丞给旁边一位歇脚的老力夫倒了碗茶,搭话道。
老力夫接过茶,叹了口气:“混口饭吃罢了,如今规矩多抽成也重,哪像以前。”
“哦?什么规矩?”
“客官是外地人吧?”
老力夫压低声音,“这淮安码头,现在主要是义安帮说了算。
想在这里揽活儿,得先拜码头,交份子钱。
搬运官粮的活儿,更是碰不得,那是帮里和官爷们把持着的。”
“义安帮?头领是谁?”
“听说姓胡,外号胡疤脸,厉害得很,手眼通天。”
老力夫左右看看,不敢再多言,喝完茶便匆匆走了。
陆丞心中了然。漕运之弊,历来是朝廷心腹大患。
看来这淮安府,问题不小。
回到驿馆,淮安知府已率领属官在等候。
知府姓孙,一脸和气生财的模样。
见面便是一通奉承,说陆大人巡查辛苦,已备下接风宴云云。
陆丞婉拒了宴请,直接进入正题,要求调阅近年漕粮运输、仓储以及相关刑案卷宗。
孙知府脸上笑容不变,连声答应,眼神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接下来的几日,陆丞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卷宗之中。
他发现,淮安府的漕粮账目看似平整,但仔细核对,却能发现许多细微的错节,比如损耗率略高于定例雇役银两支出模糊,几起涉及漕粮的盗窃案最终都不了了之。
更重要的是,在一份旧年漕丁斗殴致死的卷宗里,他看到了义安帮的字样。
但案卷记录却语焉不详,最后以误伤定论。
而尸格单上记载的伤痕,与斗殴所致明显不符。
陆丞将这份卷宗单独抽出。
当晚孙知府独自来到驿馆求见,神色不似白日从容。
“陆大人,下官有下情禀报。”孙知府搓着手,额上见汗。
“孙府台请讲。”
“关于漕运之事,其中牵涉甚广,盘根错节。
有些惯例虽不合明文,却也是无奈之举,只为保障漕粮按时北运,不致耽误朝廷大事。
若一味深究,恐引发动荡啊。”
孙知府言辞恳切,甚至带着一丝哀求。
陆丞看着他:“孙府台的意思是,为了朝廷大事,便可默许不法之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