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梅花下的四合院(1 / 2)
深冬时节,一座古朴的四合院静立于北京城的小巷中,仿佛一位沉思的老者,默默见证着岁月的流转。
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为这座传统的建筑披上了一层银装,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温暖的冬日画卷。
清晨,推开门扉,映入眼帘的是庭院中“浑然一体”
的洁白。
雪花覆盖了瓦垄、屋檐和地面,厚厚的,如同铺了几层最好的棉絮。
院落中央的“太平缸”
也积满了雪,静默地守在角落,仿佛在等待春日融化雪水,履行它蓄水防滑的职责。
四合院的屋顶是灰蓝色的,在雪的映衬下,单调中透出一种简单的美。
雪继续下着,铅灰色的冻云压住四檐,晶莹的雪花闪耀着点点光芒。
此时的四合院,是独立的,是自我的,是主动的“合”
,与外界的喧嚣隔绝,自成一统。
然而,四合院之冬的可爱,更在于它充满了“京华式的暖意”
。
尽管户外滴水成冰,但屋内却炉火正红。
糊着雪白东昌纸的和合窗上,一截炉子的铅皮烟囱伸出,弯向檐上。
屋内临窗的写字台上,或许正放着一盆水仙,叶子碧绿,散出淡淡的清香,为室内增添了几分生机。
家人好友围炉而坐,水壶在炉子上噗噗地冒着热气。
大家或许边吃着“半空儿”
(炒熟的瘪花生),边高谈阔论;或许只是伸开两手烤火闲坐,絮絮私语;甚至只是凝视炉火,默不作声,静听窗外呼呼的风声。
这温馨的场景,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
雪霁天晴时,红日照在雪上,闪得人睁不开眼,四合院又是另一番风光。
但“风前暖,雪后寒”
,晴天的干冷更甚。
孩子们却不怕这寒冷,他们兴奋地跑到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
滚出大小不一的雪球,找小煤块做眼睛,胡萝卜做鼻子,木棍做手,直到冷得不行才跑回屋里。
儿时的孩子,还会一早好奇地看玻璃窗上由室中热气凝聚成的冰凌“图画”
,用手指画它,用舌头舔它,凉凉的,都是那么好玩。
四合院的冬日,也蕴含着春的萌动。
冬至过了是腊八,过了二十三,离年剩七天。
在腊尽春回之际,人们忙着“掸尘”
(打扫房屋),重新糊窗户,给人以万象一新之感。
墙阴的积雪渐渐化了,檐前挂着晶莹的檐溜,一滴一滴地滴下来。
春节到了,拜年的人一进垂花门,北屋的大奶奶隔着窗户望见,连忙一掀簇新的帘子出来迎接,那身影一闪,光芒便照满整个四合院,融化在一片乐声笑语中。
在绝美雪景的映衬下,古朴典雅的四合院显得愈宁静与温馨,洁白的雪花飘落在屋顶、墙壁、树梢,每一处都诉说着冬日的故事,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韵味。
它“贵在其敞”
,更容易观赏广阔的空间,视野更大,无坐井观天之弊。
在这片纯净无暇的雪景中,四合院是一个心灵的港湾,人们可以在这里远离喧嚣,追寻内心的宁静,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冬日的老京城四合院,宛如一颗镶嵌在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散着迷人的光彩。
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冬日里温暖人心的诗篇。
这座四合院,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记忆。
它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见证了无数代人的生活。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淳朴的睦邻亲情,邻里之间相互关照,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同亲人一般。
四合院的建筑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