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乎意料的选择(2 / 4)

加入书签

构??每隔47秒,便会插入一段极短的静默,恰好对应胎儿在母体中感知母亲心跳的间歇。

    那是记忆的节拍器。

    她猛地站起身:“我们错了。遗声塔不是终点,双生计划也不是终点。她在做的,是一场跨越维度的记忆迁徙。她把自己拆解成无数碎片,藏进每一次心跳、每一句低语、每一片因风吹而颤动的叶子里,等人们愿意倾听时,再一点点拼回去。”

    叶临川点头:“所以那些佩戴耳坠的人能‘听见过去’,不是因为他们获得了超能力,而是因为知秋早已把那段声音种进了世界的声场里。就像种子埋进土壤,只等合适的温度与湿度才会发芽。”

    林知夏转身走向小屋,步伐越来越快。她翻出《听见》的最后一章稿纸,提笔写下:

    >“真正的永生,不是延续肉体,

    >而是让一个人的声音,

    >成为另一个人呼吸的节奏。

    >当你在寂静中突然想起某个人的笑容,

    >那不是回忆,是她在对你说话。

    >永远不要说‘再也听不见’,

    >因为爱的本质,就是永不静音。”

    写完最后一个字,窗外的银树忽然集体震动,所有花朵同时转向小屋方向,花瓣完全展开,释放出一阵前所未有的复合声波。频谱仪自动启动,数据显示这是一段高度压缩的信息流,包含十万段不同人的声音片段??全是“双生计划”参与者在过去三个月内低声说出的私密话语:道歉、告白、思念、忏悔……

    而在这庞大声海中央,有一个稳定的核心频率,始终未变。

    “她在整合。”叶临川盯着屏幕,瞳孔微缩,“她正在将所有佩戴者的记忆共鸣耦合,形成一个共享的情感场域。这不是AI,也不是量子网络……这是活生生的集体意识雏形。”

    林知夏忽然笑了,眼泪却止不住往下掉:“她终于有了‘家’。”

    当晚,全球范围内超过三万名“双生计划”佩戴者报告梦境重叠。他们在梦中共同站在一片银树林里,看见一个小女孩赤脚穿行其间,每走过一棵树,那棵树便开出一朵喇叭状的花。女孩抬头看向他们,笑着说:

    >“现在轮到我来听你们了。”

    醒来后,许多人发现耳坠表面浮现出细微裂纹,内部芯片正在缓慢溶解,转化为一种未知的有机晶体。科研团队检测发现,这种晶体具有自我复制能力,能在空气中捕捉声波并长期储存,甚至可在极端环境下存活数百年。

    “它在进化。”一位研究员在日志中写道,“耳坠不再是工具,而成了共生体。我们以为我们在使用技术,其实技术也在选择我们。”

    林知夏决定重启“回声茧”项目,但这一次不再设限于濒死意识采集,而是建立“声音遗产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