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进山寻宝(2 / 4)

加入书签

麻绳和一把砍刀出门了。

来到阿清家院门口,见阿清娘正在菜地里忙碌,他喊道:“婶子。”

余家湾多为余姓人家,阿清家虽出了五服,但与余坤安家关系颇近。

阿清因是家中独子,有两个姐姐已出嫁,一直备受家人宠爱,唯有他能与余坤安整日“游手好闲”。

阿清娘抬头看了余坤安一眼,应道:“是阿安啊,清子还在屋里睡觉,你去叫叫他。”说罢,便不再理会。

余坤清比余坤安小两岁,但是这个年纪也该成家了,阿清娘一直为阿清的婚事操心,四处打听合适的姑娘。

余坤安径直走进阿清屋里,见阿清还在酣睡,被子被一只脚压在身下,头也被被子裹着。余坤安猛地往床上一压,把阿清直接压醒了。

“啊!阿安,你他妈干嘛呢,大清早的。”

“哪里早了,太阳都出来了,赶紧起来收拾,今天我们去山里转转。”

阿清骂骂咧咧地起身,简单洗漱后,在灶上抓了个焖在锅里面的玉米饼递给余坤安,又抓了两个用干粽叶包好,准备当作午饭。。

“我吃过了,你赶紧吃。”余坤安说道。

阿清嘴里叼着饼,往裤兜里塞了个麻袋,拎着砍刀与余坤安一同上山了。

虽已至深秋十月,大蒙山依旧郁郁葱葱,大山深处常年云雾缭绕。

两人穿过村里的水田,此时正值分田到户,家家户户都迫不及待地查看自家分得的田地,虽时间尚早,但田地里人不少。

穿过一大片竹林后,便开始进山,山里道路崎岖,外围尚有人们砍柴踩出的小道,稍往里走,便只能靠砍刀开路了。

草丛上露水未干,两人边走边聊,目光不时扫视四周。此时正是野鸡野兔活跃之时,经过一夜的休憩,它们纷纷出来觅食。鸟儿不时从头顶飞过,两人将注意力集中在脚下和附近的树丛中。

行至一处矮树丛,见旁边有羽毛和动物粪便,显然是动物经常出没之地。

两人分工合作,不一会儿便在附近布置了几个简易套子,阿清还将玉米饼掰碎洒在套子上,引诱野鸡野兔前来进食。

随后,两人沿着山涧继续前行,打算返程时再来查看套子,若运气好,或许能有所收获。

走了一会儿,进入一片松树与其他树木混生的缓坡。余坤安眼尖,发现一棵老松树下,松针覆盖之处隐隐露出些许东西。

“有松菇!”他兴奋地喊道。

松菇,即松茸菌,不仅美味可口,还能强身健体、健胃消食、止痛、理气化痰、驱虫。其香气独特,口感如鲍鱼般润滑爽口。

松茸菌呈扁半球形,土白色,表面覆盖着褐色纤毛状鳞片,菌肉白色且肥厚。后世,松茸菌因生长环境要求苛刻,难以人工栽培,只能依靠野生采集,价格被炒得极高。

一般而言,每年8月至10月是采摘松茸菌的最佳时节,如今虽已十月中旬,但此地气候温暖,松茸菌仍能生长。

余坤安走上前去,轻轻拨开松针,发现此处并非一两朵,而是一大片,且个头颇大,均有十来厘米长,在后世堪称一级品。他小心翼翼地用砍刀在土里一点点撬动,将松菇完整地挖出。

阿清见状,也在林子里寻找起来。

不一会儿,两人便在这片林子里找到了上百朵松菇,约有六七斤重。两人本为套野鸡野兔而来,未带背篓,余坤安便随手砍了些树藤,编了个简易提篮,在底部垫上松针,用来装松菇。

阿清看着余坤安熟练的动作,惊讶道:“可以啊,安子,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

余坤安笑道:“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哥可是身怀绝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