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回旋镖(1 / 4)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这几日的天气越来越热,地里的麦子越来越黄,麦穗也越来越沉,在热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麦收是庄稼人一年中的大事之一。
这几天村里每家每户都在磨刀霍霍向麦秆。村委前的场坝空地,就是往年的晒场,这几天已经被划分好,各家都忙着打扫规整自己的那一块。
唯独余坤安家例外,当初盖房子时特意留出的院前场地,如今派上了大用场,足够晾晒他们家的收成了。
这种时候,就连小学也给余文涛他们放了麦收假,整整有一个星期。
孩子们乐疯了,像出了笼的麻雀,呼啦啦从这个院子窜到那个院子。三家相连的院落顿时热闹非凡,叽叽喳喳的欢闹声此起彼伏。
可惜这快活日子没过上一天。假期的第二天,余坤安家就正式开镰收麦了。
原本他还想着去县里看看陶师傅他们盖房子的进度,眼下也只能暂时先放一放,现下,收小麦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麦收时节,全员上阵,不管大人小孩。于是田埂间、麦地里,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时不时,从某块地里就会传来一声响亮的河东狮吼,或是当娘的呼唤贪玩的孩子,或是催促偷懒的劳动力。
收割小麦这几天,村里人最关心的就是天气。收割、晾晒、打场、入仓,环环相扣,最需要的就是接连几个大太阳。
这时候谁都怕下雨,一旦雨水下来,麦子发霉,一年的辛苦就要打水漂。
更勤快些的人家,就连夜晚,都会趁着月光在地里忙活,夜里没有大太阳的暴晒,麦穗不是很干燥,不容易掉粒。
庄稼人惜粮如命,哪怕是一粒麦子,也要让它安安稳稳地归仓。
天还没亮透,余父就在院子里窸窸窣窣地收拾起来。镰刀、背架、绳索、扁担等等,一件件收拾检查妥当。
院子外的大树上时不时传来几声布谷鸟的叫声,伴着余父偶尔的咳嗽声,在大清早的院子中格外清晰。
余坤安在床上翻了个身,迷迷糊糊间碰到王清丽隆起的肚子,立即放轻了动作。
他轻手轻脚地爬起来,套上件长袖衫。伙房里,老太太已经生火做早饭,炊烟袅袅升起。院子里传来余母打扫的沙沙声。不一会儿,余大哥他们也陆续过来了。
今天是他们家开镰割麦子的日子,一家人匆匆吃过早饭,准备下地。
余坤安打着哈欠跟在后面,余父回头见他睡眼惺忪的样子,不由得来气:“昨晚上做贼去了?哈欠连天的!“
“你老也太专制了,打个哈欠都不行?“余坤安嘴皮子永远利索,“我这是想着今天要割麦子,兴奋得睡不着觉!“
余父无语地瞪了他一眼:“一会儿下地给我打起精神来!趁着好天气,赶紧把麦子收了。“
余坤安赶紧端正态度:“咱家这麦子,今明两天能割完不?“
余父瞥了他一眼,活还没开始干,就已经想着结束了,骨子里还是那个偷奸耍滑的德性:“咱家就这些劳力,没日没夜干两天也割不完。你一个庄稼人,心里没点数?以后你自己种地,还能光指着你媳妇?“
“呵呵,我这不是想着早点割完早点收工嘛。“余坤安赔着笑,嘴上跑火车,“再说了,不是还有你老人家在嘛,我操那么多心干啥?操心容易使人变老。“
余父气得想抽他:“呵,等老子到了七老八十了还要给你伺候庄稼是吧?你想屁吃呢!还操心容易变老,你可真孝顺!“
余坤安不小心说了大实话,赶紧找补:“阿爹,我是说人年纪大了就要多动脑筋,预防老年痴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