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太阳,我来辣!(3k)(3 / 4)
,还和太阳握过手呢。
15分钟后。
被避火诀护住的罗辑和罗清,同时出现了太阳表面。
这里已经是太阳大气层的最内层——光球层,表面温度来到了6000℃左右,在这个温度之下,罗辑已经完全缩在了避火诀之中,而罗清却视那6000℃的高温如无物,一切抛射在他身边的等离子体都会化作清风消散。
“传统的元婴期要是有你这么牛逼,我把这太阳生吃了。”罗辑战战兢兢的对一旁的罗清传音。
在罗辑罗清两兄弟的位置上,在这里低头观察太阳表面已经可以看见明显的米粒组织了,这些米粒组织都是一对对元胞,每一个元胞直径约1000公里,看起来像沸腾的液体。
此外,两人还能在太阳表面看见少部分明显要暗一些的太阳区域,这些暗色区域的温度要比周边低上一两千度,面积极大,几乎可以与地球相当。
“这些是太阳黑子啊。”
罗辑经历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也开始沉下心来仔细观察太阳的表面。
罗清点点头,对罗辑传音:“有件事我没有和外人说过,那就是我目光的观察,是一种类似量子纠缠的无延迟观察,不受光速限制。因此我早就将太阳附近50光年内的两万颗恒星都看过一遍了。”
罗辑点点头,他是研究宇宙学的。
按照现有的宇宙学理论,因为引力平衡效应,星系内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一般都在三光年到六光年左右,取值四光年来计算的话,50光年的距离的恒星数量应该在8千颗左右,然而太阳系50光年范围内的实际恒星数量高达两万余颗。
这说明太阳系所在的第一悬臂末端的恒星密度其实是高于星系平均水平的,太阳系附近还是挺热闹的。
只听罗清的声音变得沉重:“然而事实是,这50光年之内的两万多颗恒星,并没有恒星处于氦闪或者超新星爆发的状态。”
罗辑若有所思的说:“也就是说,我们没法根据排险者的恒星传递模型来预测氦闪发生的时间。”
罗清点头。
“如果排险者的预言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太阳或者是邻近的三体星系将会成为这场宇宙思考的起点。”
宇宙思考的起点吗……
为什么会这样?
罗辑闻言也陷入了恍惚。
罗清不信邪的说:“唯物辩证法说了,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集合,这话在哪里都通用,太阳氦闪之前一定会有征兆发生,我不信如果太阳内部的氢含量足够的话,会无缘无故的发生氦闪。”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