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世界各国摩拳擦掌(4k)(2 / 5)

加入书签

行星级战舰了。

    吞食危机不存在之后,舰队国际与地球国际都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逐步改变人类世界的先太空军政治体系。

    要知道舰队国际本质上是地球国际从无到有的供养出来的,两大国际均认为,接下来的任务是进一步发展系内经济,建造富足的太阳系经济生态,依托太阳系的庞大资源,让人类文明继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优渥的经济发展下,继续提高科学工作者的地位,依托排险者赠予的“真理”,狠狠卷技术发展,争取在未来200年的时间内,实现新一轮的技术大爆炸,让人类实现“访问三体”、“远航波江”、“驶向银河”的伟大征程。

    以地球国际为例,除了联合政府直辖的区域,各地方大国、区域强国、超国家组织,均在战后屡次提高了全民福利。

    地球上缓慢发展了两百年的地表城市群,又开始了大开发,以非洲为经典例子,联合政府成员国中,最孱弱的非洲都制定了建造30座非洲巨大城市的30年规划。

    (注巨大城市概念:中心市区直径超100km)

    除此之外,联合政府一直心心念念的跨太平洋高超音速天空电磁环加速环桥、更多的太空电梯、基于强磁悬浮技术的天空城市、实现地下城,地表城,天空城三维一体的立体城市架构也都提上了日程。

    其中,因为亚欧非南北美大洋洲等六大洲已经开发完毕,人类将目光投向南极。反正南极冬眠基地也没用了,小型的,企业化的冬眠公司替代了这个史上仅有超级官方冬眠基地。

    中国提出了“南极庭院计划”,设想了利用大型核爆炸制造的“新固态”材料,打通了从漠河穿过地心到达南极半岛的地球隧道,用于地心列车运输。

    (注:“新固态”材料是打破了智子封锁之后,人类的新兴科技成果之一,在恒星型核武器销毁实验中,科学家用远超传统“飞刃”材料的“糖衣”纳米材料包裹合金材料,经超压核爆产生的巨大向心压力压缩后,形成了新固态材料。其密度极高,介于普通固态和白矮星的简并态物质之间,能在地层中下沉,材料强度极大,该材料的发明受到了白矮星鱼的灵感启发。)

    美国提出了“纳米穹顶计划”,计划在未来50年,实现近地轨道部署由万亿颗纳米卫星组成的“动态穹顶”。这些卫星通过量子网络连接,可以折射太阳光以调节全球气候,,甚至通过调整卫星排列,在大气层外投射巨型全息影像,成为地球广告牌。

    俄罗斯提出了“北极工程”,计划在三十年里对北极冻土带进行大开发,实现对本土寒冷气候的利用。

    欧盟提出了“生态茧计划”,计划在本世纪中叶,在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等山脉间搭建巨型生态网络,覆盖欧洲主要工业区与城市,本质上是建造覆盖各国的超大规模的圆圆的肥皂泡,试图在欧洲范围内,模拟不同地区的原生气候,比如让巴黎盆地重现中世纪森林生态等等。

    日本提出了“列岛稳定工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