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资本”氢弹(3 / 4)
两艘巨型航空母舰,理论上能够容纳5000人同时在太空中生活,虽然名为行星级,但各方面指标,尤其是体积大小都是按照未来的恒星级飞船标准而建造的,但因为技术不成熟的原因,“万年炎帝号”实际上是一艘不成熟试验型飞船。
‘万年炎帝号‘’设计理念也很独特,它融合了太阳系内太空探索的所有功能,恰似太空里的瑞士军刀。它既能像空间站一样,在地球各个高度的轨道运行,也能轻松移动到绕月球轨道,理论上还能开启行星际探索飞行。
有人戏称万年炎帝号是‘准行星级’飞船,距离可以轻松航行到太阳系边缘的真正行星级飞船还差得远。
‘万年炎帝号’的航行速度受限于无工质辐射推动发动机的不成熟,最高航速要比太空军所预言的低技术飞船还要低一个数量级。
哪怕是现在,‘万年炎帝号’的科研属性也远大于其军事属性。
这就是一个体积臃肿,行动缓慢,装满了科研设备和探测设备,战力无限接近于零的太空脆皮大胖子。
未来几乎不可能用它来抵抗三体舰队。
按理说,这样的一台实验性飞船在完成技术论证之前是不能随意离开近地轨道的,但罗清打着保票说:“放心飞,不用担心太空抛锚,抛锚了我给拽回来。”
有了罗清的承诺,万年炎帝号开始了它离开地球轨道的第一次处女远航,而远航的目的地,正是水星。
它将处于并长期处于水星轨道上,为探测接受雷迪亚兹的爆炸数据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万年炎帝号并不是人类目前唯一的一艘行星级飞船。
像类似的行星级飞船,目前的人类总共有两艘,另一首艘是俄罗斯建造的:“万年风雪号”,几乎和“万年炎帝号”同时竣工。
美国人和欧洲人暂时没兴趣制造这种大玩具,他们将注意力放在了制造精巧的小型飞船上。
先把技术迭起来再说。
当以1%的光速巡航了第五个小时之后,罗清先行一步抵达水星的轨道附近,身后的资本核弹就在罗清背后静静的漂浮着,充当着那近在咫尺巨大恒星光芒下的银色背景板。
他的视线并没有在太阳上过多停留,而是目视着脚下的水星。
灰黑色的水星悬浮于宇宙的寂静中,罗清能清晰的看见水星表面密布着深浅不一的撞击坑,皱脊与断崖横亘其上。
炽热的太阳近在咫尺,刺目的光芒倾泻在这颗灰黑色的星球当中。水星表面的昼夜温差四百余度,向阳面烈焰炙烤,背阴处则坠入冰寒深渊,相比火星,这确实不是一个适合人类开发的好地方。
真不知道雷迪亚兹到底想要干什么。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