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太清入人族(1 / 2)

加入书签

他不再犹豫,立刻运转法力。

一股柔和却坚韧的仙光自他掌心涌出,化作一个无形的护罩,小心翼翼地笼罩住那一小簇在风雨中飘摇,却顽强不灭的火焰。

他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瑰宝,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团“天火”带回了自己居住的山洞。

洞内干燥,隔绝了风雨。

燧撤去法力护罩,那团橘红色的火焰落在地上,依旧靠着燧顺手带回的一小截焦黑木头,静静地燃烧着,散发着光明与温暖。

燧盘膝坐在火焰前,目光灼灼,一瞬不瞬。

他不再去思考如何“召唤”火焰,而是开始思考,这火焰为何能“存在”,能“持续”?

它需要什么?

是那木头吗?

他尝试着将一根干燥的树枝小心翼翼地靠近火焰边缘。“嗤”的一声轻响,树枝的末端迅速变黑、发红,然后。

也燃起了小小的火苗!

燧的眼睛猛地亮了!

“传递!火焰可以传递!只要有其‘所喜’之物,它便能延续下去!”

他又尝试用潮湿的树枝,火焰只是将其烤干,却难以引燃。

用石块靠近,石块只会被烧烫,却无法升起火焰。

“不同的‘物’,对火焰的响应不同……有的极易为其所喜,助其壮大;有的则抗拒,或只能被其改变……”

这一刻,燧仿佛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他不再是人族金仙“燧”,而是一个纯粹的求道者,一个试图解读天地间最基础法则之一。

“火”之本质的探索者。

他守着这团来之不易的天火,日夜观察,不断试验。

他用各种草木、皮毛、骨骼尝试,记录下它们接触火焰后的变化。

就在燧沉浸于那团“凡火”的奥秘,心无旁骛,甚至未曾察觉自身那早已停滞多年的金仙道果。

正因为这份纯粹至极的探索,丝丝缕缕的法则道韵自发汇聚,推动其境界朝着更为玄妙的太乙之境悄然迈进。

一位不速之客,已然无声无息地踏足了东海之滨。

太清,自昆仑山而下,敛去周身万千异象,化作一寻常清癯老道,漫步于人族聚居之地。

他目光平静,如同古井深潭,映照着人族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

他看见凡人在田埂间艰难耕作,与野兽搏杀,在病痛中挣扎;他也看见那些初步踏入修行门槛的人族修士。

如何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天地灵气,打磨着粗浅的法术,眼中燃烧着对力量、对长生的渴望。

“短短数万载,自孱弱凡体,至能纳气修行者,竟已如此之多……”

太清心中微动。人族的繁衍速度,以及那源自盘古道体的卓越修行天赋,确实远超洪荒万族。

尤其是那份因寿命短暂而催生出的、对“超脱”、对“永恒”的极致执着,形成了一种独特而蓬勃的“人道之气”。

这股气,躁动,进取,充满了变数。

更让太清目光微凝的是,他在一些人族修士聚集的简陋洞府、石壁刻画上,隐约感受到了些许熟悉的道韵。

那是《黄庭仙经》的痕迹!

“东极祖庭吗?”

太清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曾经辉煌的东极祖庭,因为东华的陨落已经分崩离析,东极祖庭的诸多仙神,乃至大罗都已经被天庭收编。

像苍冥,盘王,折丹这些大罗却是重新成为了散修。

而黄庭仙经,就是东极祖庭简化了黄庭仙道所编撰而成。

他继续游走,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