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 前方,后方(4 / 7)

加入书签

其它路大军造就了机会。

    妙啊!

    听到这些“民间智囊”的高论,百姓皆是跟着高潮:

    真是妙啊!

    ……

    相对于市井百姓的兴奋,朝廷中对此事的反应却是有些平淡。

    外朝六百石以下的朝官,在得知消息后还想着要不要琢磨琢磨朝会上的说辞或者奏章,凑个热闹,跟着大佬后面说个贺词啥的。

    谁料到大佬们对这个好消息,不能说毫无反应吧,但至少也是几乎没什么大反应。

    这让一众已经想好说辞的中下层朝官不禁都有些纳闷:

    莫不成大佬们都对镇南将军有什么意见?

    若不然,怎么反应如此冷淡?

    大佬们当然不是对姜维有意见。

    在这个战乱时代,能在朝会上站在殿内,而不是站在殿外的走廊上,谁没见过几个风浪?

    就算是以清谈和宗室身份获得高位的刘琰,早年那也是跟随昭烈皇帝东奔西跑,南征北战。

    亲眼见过或者亲耳听闻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陇右北伐等大战。

    见识必然不会太差了。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河内又不是蜀地。

    雪辣么大辣么厚,大汉的将士再精锐,再怎么能征善战,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攻城。

    最多是吓一吓贼人,给此次伐贼暖暖场,烘托一下气氛。

    虽说温县是司马氏的老家,但司马懿又不是傻子,早就把司马氏的核心成员迁离温县了。

    怎么可能还会让自己的宗族留在那里?

    现在还留在温县且姓司马的,最多就是一些旁系。

    据各种渠道传回来的消息看,别看现在的河内郡郡治是怀县,但真要论起城池城墙的高大和厚实,怀县还真不一定能比得过温县。

    在确定放弃雒阳,或者说函谷关失守,无法守住雒阳的时候,温县作为可能的前线,又是司马氏的老家,早就在不断地增高增厚城墙。

    听说主持扩建的人还是魏国有名的巧匠马钧马德衡。

    经过这几年来不遗余力地扩建,据说现在温县的城墙,比怀县还要高还要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