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冤有头债有主(6 / 7)

加入书签

;  而从汉中进入关中的诸道中,走祁山道是最好走的,但要绕道陇右,再从陇右翻过陇山,才能进入关中,实在太远了。

    那么第二好走的道路,就是褒斜道。

    从褒斜道出来,就是武功水,武功水的东边,是郿城,也就是北伐时赵老将军被曹真堵住的地方。

    而武功水的西边,是五丈原……

    “明日我也过去看看吧。”冯大司马的声音,突然有些沉郁,“顺便,我也想去五丈原看看。”

    一句话,把修武君和顺德君都干沉默了。

    好一会,修武君才开口道:“反正军中无事,妾也跟阿郎去看看。”

    从长安去郿城,直接跟着渭水逆流而上就行了。

    往日里看起来还算是宽阔的渭水河道,此时一片繁忙。

    水面上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穿梭往来,繁忙而有序。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草气息。

    再加上传来船工的吆喝声,共同构成了这繁忙河道的独特韵律。

    这一切,仿佛就是一幅流动的画卷。

    冯大司马轻轻地拉了一下缰绳,屁股下自西域的母性天马就立刻停了下来。

    虽然炎炎烈日,但水边的水汽,却是最大限度地消弥了热气。

    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可以闻到船舱里粮食的味道。

    睁开眼,对着身边的关将军低声笑问:

    “益州天府之国,可谓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么?”

    语气中,带着些许得意。

    关将军眼角含笑,眼眸似秋水,扫了一眼冯大司马,然后目光再落到水面上。

    在这个河道上,每一只船都承载着货物、人员和希望。

    这些船只在这条河道上航行,像是一场盛大的仪式——大汉三兴的仪式。

    从阿郎出山时算起,已有二十又三年矣!

    益州作为大汉三兴的最大后方,这么多年来,有人说益州作为大汉的龙兴之地,却是连凉州都比不过。

    但不管丞相也好,阿郎也罢,其实都是尽可能地不对那里过度征调。

    (益州世家大族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休养生息这么多年的益州,现在就是大汉平定天下的最大底气。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