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天不亡朕(4 / 7)

加入书签

左右皆问其故。

    诸葛恪回答道:

    “此事在《白泽图》内有载:‘两山之间,其精如小儿,见人,则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则死。”

    左右皆深佩服之,以为神明。

    经此一事,山越人对诸葛恪越发敬畏。

    而这个事情在吴地流传开来后,吴人皆道诸葛恪博学多识。

    孙权自然也对这个传闻颇感兴趣,曾亲自问过诸葛恪。

    诸葛恪没有否认。

    故而此事的真相是什么,唯有当事人知晓。

    此时经吕壹一提醒,孙权也想起了此事,他立刻对这个提议颇为赞赏:“言之有理。”

    ——

    柴桑离建业有一千来里,看起来很远,但实则两城皆在大江边上,船只往来,极是方便。

    不过七八日,从建业来的急信,就送到了诸葛恪的手里。

    陛下的手书,诸葛恪自不敢怠慢,拆开一看,没想到居然是询问机关之术。

    诸葛恪颇有些意外,但很快又笑了起来:

    “此鲁班锁之异变是也,由六柱变七柱,谓之七星结……”

    话未说完,诸葛恪突然顿住了,甚至连脸色都微微一变。

    世间所传的鲁班之术,不过流于表面。

    鲁班真正的秘术,其实是皆集于《鲁班经》一书。

    而《鲁班经》,乃是禁书,世间根本没有流传。

    传闻只有某些山门的子弟,才有资格习得此书。

    若是无师承而私自习之,则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因为私自习此书,无后。

    得其一,有女而终,得其二,孑然一生,孤独而终老。

    山门子弟之所以能学习,是因为他们师门中有秘法破除诅咒。

    诸葛恪之所以知道得这么清楚,正是黄月英,也就是他的叔母,在奇遇巧合之下,曾得到一本《鲁班经》。

    在没有遇到山门子弟冯明文之前,叔父和叔母一直未有子嗣。

    原因正是叔母习了《鲁班经》,导致身体残缺,无法生产。

    最后不得不让自己的阿弟(即诸葛乔)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