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配合与不争功(5 / 7)
心里想着,石苞开口问道:
“由此逆水而上,可曾全部察看过了?”
胡遵指向丹水的上游,问道。
“此水向上,便是丹水河谷,河谷三面皆是险山,北边的险山之后,尚有石城关塞,正是贼军的第二道防线。”
石苞放下望远镜,目光顺着胡遵所指,脸上露出恍然之色:
“那里莫不成就是长平之战时,赵军被聚而歼之的地方?”
“将军明鉴,正是如此。”
当年好歹也是想尽办法探路欲行私贩之事的人物,石苞又岂会不知道上党这个有名之地?
当年赵军数十万大军为什么没能逃出去,就是因为那一个河谷。
河谷三面环山,只有一个狭窄的河谷口能退出来。
到时秦军只要尾随其后,迅速把河谷口一堵,再利用三面的高山地利,就足以围死河谷里的赵军。
赵括就是双胁生翼想要飞出去,怕也要被秦军给射下来。
而且因为河谷的特殊地形,外围的赵军就算是想要过来增援,也是不易。
白起部署的速度只要够快,能及时派出偏师占据地利,就能轻易阻挡住赵军的增援部队。
河谷里的赵军主力,除了活活饿死,别无他法。
说不得,白起就是故意要饿死赵军,至少要饿得他们没有丝毫力气,不能动弹,所以拖了那么久,最后才接受赵军的投降。
反正换成是石苞自己,他就会这么干。
毕竟接受数十万士气未坠,体力尚存的敌军投降,肯定是有危险的。
但若是换成站都站不起来,而且还自相残杀吃人肉,连同袍都不敢相信,甚至要相互提防的数十万敌军,那可不就轻松多了?
至于赵括明知道有秦军就在河谷口下游,为什么还带着数十万大军一头扎进这个明显是口袋阵的陷阱,大约只有当年参与此事的当事人知道了。
石苞自己断然是不敢把大军往里面领的。
所以说,丹水虽长,但眼下最适合渡水的地方,还真只有河谷口下游这一段。
数百年前,秦军大约也是在这里与赵军隔水相望吧?
石苞能想到这一点,对面的魏军将领自然也能想到这一点。
所以双方很是默契地在河谷口两岸山口,各自驻扎了一队人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