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岁月无忧愁(3 / 9)
最后只能毁关而走。
但面对关中的威胁,宛城又不得不在武关道东边出口处,严加防备。
冯中都护听到毌丘俭这个名字,不由地笑了一下:
“毌丘俭?这个人确实有些军略。”
右夫人在旁边插了一句:
“毌丘俭不是河东人士么?现在河东不少家族也算是弃贼归汉,有没有办法通过河东的家族,与此人拉上关系?”
冯都护摇了摇头:
“恐怕很难。此人乃是魏贼的死忠,与那些世家不一样。”
听到冯都护这般肯定的话,就连左夫人都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冯都护。
现在正是魏贼人心不稳的时候,连魏贼的尚书令都能弃官来投,怎么阿郎就知道这个毌丘俭一定会忠于贼人?
冯都护脸色如常,却也不多加解释。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办法解释。
原历史上,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夺权专政,导致忠于曹氏的魏国将军不满。
淮南发生了三场叛乱,分别是:
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及诸葛诞之叛。
史称淮南三叛。
这三场叛乱很有名,所以冯都护比较清楚:
这几人都是魏国死忠。
现在的魏国,淮南都督是王凌,荆州刺史是毌丘俭,所以这两个军事重地皆是听命于许昌。
“不过就算是他忠于魏国也无妨。”
冯都护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而是转而一笑:
“就算是他再有军略,也不可能改变天地之势。丹水再险,能险得过武关?”
“武关他们都守不住,沿着丹水,他们就能守住了?”
“再说了,他们的南边,还有吴人呢。”
荆州乃四战之地,此言诚哉。
特别是失去关中以后,原本是作为襄樊防线的支撑后方的宛城,一下子就成了前线。
现在的宛城,有如昔日关老君侯镇守的南郡——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孟琰闻言,眼睛一亮,他低声问道:
“中都护这是,有意从武关出南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