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调动(2 / 7)

加入书签

之塞”。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北方边境的安全,修筑了万里长城。

    同时在沿着长城广种榆树,成为一道绿色长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边防林。

    《汉书·韩安国传》称:

    “蒙恬为秦侵胡,辟地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

    大汉取得天下后,又多次对这条边境林进行复修,史称“榆溪塞”,也称榆林塞。

    《史记·卫将军列传》:

    (卫青)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

    (秦汉时期称河套地区为河南地)

    称林为塞,可见这条边境林的地位,在汉代人眼里,与万里长城不相上下。

    虽然榆林塞的主要目的是让胡人不能随意骑马南下。

    但在客观上,对河套与西北地区,也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

    事关边塞防备之事,同时这些年又深知林木对耕地的保护作用。

    特别是在降水稀少的河南地,耕地出产的粮食多少,决定了边境军心民心的稳定程度。

    五原县炼铁工坊不敢第一时间把主意打到伐木烧炭上面,也是说得通。

    也正是因为河南地的林木事关国防,所以冯都护对五原县炼铁工坊的燃料之事一直不吭气。

    要不然以他的身份,主动说出伐木烧炭之事,说不得就要被人喷死。

    就算不被喷死,但背后说不得又要被人说成是见利忘义,为私利而罔顾国家边疆等等诸类。

    幸好刘良和许勋这一次做事还算是稳当。

    与公文送过来的,还有李许氏的伐木规划书。

    里头详细地规划了河南地林木的轮伐轮种。

    如果没有这一份规划书,那么这一份公文就是废纸。

    但有了这个规划书,会不会有人反对不好说,但至少值得讨论一番。

    别看李许氏一介女流,但在农学一事上,影响力可不算小。

    南中的梯田,蜀中的双季稻,陇右的菽,凉州的苜蓿与粮食轮种,还有河南地的复垦,都有着她的身影。

    虽然有某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这些事情,但真正把理论落到实处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