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1章 粮食问题(6 / 7)

加入书签

bsp; 过了好久,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低声嘀咕道:

    “这个倒说不准,听说蜀国这些年粮价一直不高,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卖……”

    “我记得去年不过已经过了两百钱?”

    “早就跌回去了,运粗糖的人从蜀地回来,说是那边的粮价已经回到了一百二十钱。”

    二月三月,正是普通百姓家中青苗成长,陈粮已尽的时候。

    如果说一月才一百二十钱,那么现在最多也就是一百五十钱,基本就是一年里最高的价格了。

    蜀吴两国之间,官府使者和民间商旅往来不断,南乡交易所是蜀国大宗物资价格的参照标准。

    想知道蜀国的物价,去交易所看一眼就知道了,方便得很,根本不用费心打听。

    这个商业情报,以前只有极少消息灵通的人才会知道,打一个信息差,也能赚不少钱。

    但现在这一套在蜀国已经行不通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商队都会派重要管事驻在南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交易所不但提供了交易平台,同时还帮商队收集好了各地的物资价格。

    “也就是说今年蜀国在收粮后,粮价会跌到一百钱?”

    “若是真如张家所说的,蜀人这几年不打算用兵,只怕比这个价还要低……”

    相比于荆州百姓饥一顿饱一顿,蜀地这个粮价,当真是够低的。

    只是在这个年代,粮食和铁料一样,都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蜀人粮价低是低,但关吴人什么事?

    蜀国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法令严明,没有官府的允许,谁敢私下卖粮给敌国?

    就算是要钱不要命,那也没办法卖啊。

    毕竟就凭蜀国那地理环境,你想要大批运粮,能瞒得过官府?

    “吴蜀乃是盟国呢,说好的相互帮扶,共同伐贼。再说了,大将军与蜀国丞相诸葛亮,乃是同胞兄弟……”

    “没错。若是让大将军出面,说不得有几分机会。”

    “吾记得,潘承明乃是蒋公琰的外兄,蒋琬如今乃是蜀国丞相府长史,锦城诸事,皆由彼作主,何不也请他帮忙?”

    所谓潘承明,就是潘浚。

    前年被孙权授予符节,与吕岱共平五溪蛮的叛乱。

    现在已升至太常,正在长沙安抚蛮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