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1章 大汉文治(6 / 7)
书,不是我们求着他们学书。”
关姬小心地把纸张放下,小脸上尽是得意之色:
“起先蜀中多少人说阿郎是巧言令色?现在谁还敢这么说?只要是去过南乡求书的学子,谁不为阿郎说好话?”
“曹贼……”冯永嘀咕一声,“听那些去曹贼那里刺探情报的游侠儿说,曹贼可是在大肆宣扬我是无德之人,不配当文人。”
曹贼自认为是天下正统,在文治武功方面,本来对大汉是有着巨大的心理优势。
要不然也不至于在刘备死后,就派人入蜀劝降诸葛老妖。
可惜的是,陇右一战,大汉把曹魏打得蒙头转向。
再加上这两年,大汉不断地挤压凉州之地,曹魏却只能在关中干瞪眼,毫无办法。
武功方面被打压就算了,偏偏这几年从蜀地流传出来的几篇文章,不但是惊世之作,而且隐隐有开创一种新式文风的趋势。
曹操曹丕曹植三人,开创了建安文风,是曹魏最为自得的文治之一。
若是这方面再被大汉迎头赶上,那么曹魏所一直强调自己才是居天下之正的说法,可就值得商榷了。
所以早几年,冯永的文章传入魏地,本还是一片赞扬之声。
毕竟大魏胸怀广阔嘛。
哪知陇右之战后,冯君侯的评价一日不如一日。
再不见提什么文章瑰丽,只说什么德行不修,又有某种古怪癖好,非文人哉……
既然不是文人,那他写的文章,也能叫文章?
武皇帝之文古直,文皇帝之文美赡,东阿王(曹植建兴七年徙封东阿)所著文章,更是源于国风。
皆是既循古文之迹,又有创新之风。
你个巧言令色之辈,写的东西全无古文诗赋格律,算个什么玩意?
“那是贼人的污蔑之语,岂可轻而信之?”
关姬毫不客气地反驳道,“诗赋者,心志也。阿郎之文,读之让人直畅其胸,不能自已,这便是诗赋之妙。”
“若是为了落于规矩,循于古迹,从而失去本意,有形而无神,那最多不过是匠工之文,读之何益?”
冯永听了自家婆娘毫不掩饰对自己的赞扬,立马笑得像是吃了喜鹊屎。
“四娘的秘书处,是最需要这个东西。阿梅,让人去把四娘叫来,让她瞧瞧,她的蜂蜡没白费。”
经典书籍用雕版印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