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1章 商议(3 / 6)

加入书签

家正式搭上了关系。

    只要族中在平襄站稳脚根,成为平襄李家那就是简单的事情。

    然后再好好经营一番,让李家成为汉阳郡郡望,那就是自然而然。

    按南乡的经验,甚至用不着两代三代,甚至五六代,只要一代人的努力就够了。

    “谢什么?你是我冯家人,李家和冯家就算是亲族了。你们把家族迁到平襄,对我也有好处。”

    冯永靠在椅背上,闭眼享受李慕的按摩,开口说道,“对了,眼看着再过几天就到新年了。过了新年,那就是开春。”

    “开春雪化得快,到时候你准备一下,赶回南乡。唉,你是不知道,这几天四娘从南乡那边连送了几封信,都是催着让我放你回去的。”

    “光看她写的信,我还以为南乡天要塌下来了呢!看来南乡那边,还是离不开你。”

    李慕轻笑一声:“妾知道了。说起来,妾走得确实有些急了,没把事情安排好,就全都托给了张小娘子,是妾考虑不周。”

    想起四娘在信中气急败坏的语气,冯永甚至可以想像她叉着腰指着自己鼻子骂人的模样,脸上不禁现出笑意。

    “回去后,有时间好好教教她。还有,回到南乡后,让李同和许家二娘子也到平襄来。今年开春后,陇右要抓紧时间耕种。”

    “许家二娘有经验,让她带着人过来指导一下。”

    推广粮食与竽头的种植比例,就是许家二娘的功劳。

    竽头产量高,是非常重要的备荒粮食。

    只要每年在地里种上小比例的竽头,就可以不用担心一年的灾荒。

    更重要的是,茎叶又可以作为猪食,极大地减轻了养猪的负担。

    唯一所需要担心的,就是竽头对水肥的要求比较高。

    但自从有了牧场,这肥料之事,已经不用太担心。

    所以光是提出种竽头备荒,增加口粮的多样性,减少养猪成本这个功劳,就足以让冯永铭记在心。

    更何况这几年来,她带着人,总结出不少的耕种经验。

    让她继续呆在南乡那里,委屈人才了。

    现在的陇右,可不比后世的黄土高原,乃是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之地。

    让许家二娘子带人过来推广耕种,正是人尽其材。

    “让许家二娘子过来妾可以理解,可是男君不是说过,要让阿弟在南乡好好畜蜂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