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抉奥阐幽,顺水推舟(11 / 13)

加入书签

点南人笑话,开创点规南游戏,那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别看汪宗伊说得好听,他可是实实在在对前者熟视无睹,却又是第一个在何洛文反唇相讥之时出面劝说,告诫其不要南北对立云云。

    利益引发矛盾,矛盾带来仇恨,仇恨划开身份,身份凝聚力量。

    无论有多么看不起某一类矛盾,但等到双方以身份辨识敌我,开始凝聚力量的时候,它就是此时此地,不容忽视的矛盾。

    凝聚力量之后,冲突无可避免,外面已经发展到在报纸上公然叫嚣南朝北君的地步了。

    文华殿里每一次居中调和,才是放任矛盾愈演愈烈。

    朱翊钧目光扫过殿内群臣,缓缓闭上眼睛,仰倒在御座上:“争一口气的人太多了。”

    “成化年间的吏部尚书王忠肃公王翱,一生历仕七朝,辅佐六帝,是公认的淡然无欲,高迈孤峭。”

    “连英庙都要尊称一声‘老王’,可见其声望。”

    “即便是这等人物,执掌吏部以来,都有意无意‘嫌恶南人,多引北人’。”

    “为的又是哪门子利益之争?不就是争一口气?”

    “到了接掌吏部的姚夔,立刻公然宣称,‘每与王翱反’,明目张胆‘颇右南人’。”

    “气得廷臣在皇极殿外的雕栏上偷偷摸摸刻下憎诗,‘斩却姚夔头,去祭王翱墓’,不还是为了一口气?”

    “到了焦芳更甚一步,不惜勾结内臣刘瑾,也要出这一口气。”

    “动辄‘使他日毋得滥用江西人’,不仅‘每退一南人,辄喜,虽论古人,亦必诋南而誉北’,甚至公然宣称要在千步廊外,亲手击杀江西籍贯的大学士彭华。”

    “乃至诸卿方才廷上,南北二分,公然争执,难道不是胸中怀了一口气?”

    朱翊钧不想说得太深。

    自三代以来东西对峙的划分,到南北竞争格局的过渡,视野太过超拔,永嘉南渡以来的经济重心南移,更不是一朝一夕能说明白的事情。

    尤其地域决定资源禀赋,继而上升到现实矛盾,哪怕是新学也没涉及到的地方。

    与其向朝臣解释利益之争本身就根植于地缘,不妨说得浅显一点。

    用林林总总的成例,点明地域之争是普遍的,广泛的思潮——哪怕其本身是次要矛盾,发展至今,也已然成了不容忽视的主要矛盾。

    概而言之。

    今日这桩妖书案,一定要上升到南北之争的地步,谁来调和都不好使!皇帝说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