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膏唇岐舌,公无渡河(15 / 17)

加入书签

nbsp;  葛成摇了摇头。

    “今日见何大侠才知,想要在道上混出名堂,必须得读书才行。”

    “何大侠上是名门大儒,可辩经皇帝;下是江湖大侠,可传道赤民。而某只识得三五个大字,整日做些以武犯禁的勾当,自诩明辨是非,到头来照样得被读书人当枪使。”

    “赤民固然对我这等小侠拍手叫好,但说及为民请命,到底不如何大侠一根卷毛。”

    “如今亲眼得见差距,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不过,某死前尚有一处疑惑。”

    语气平淡,反而透露出不容更改的坚定。

    何心隐定定看着葛成这幅去意已决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

    葛成该不该死?

    按律当然是百死莫赎。

    但话又说回来,江湖中人,杀几个税官,聚几场民乱,算个什么事?

    甚至诚如葛成所说,真进了衙门,按律让三法司判一判,想死都难。

    偏偏葛成自己不想活了。

    许是信念百姓,兖州府各县,确系需要他这颗“始作俑者”的头颅用以威逼。

    许是一场火并,害了朋友性命,只能以死抵债。

    也许是葛成受“朋友”之托,如今倒戈卸甲,无言面对。

    可能得原因有很多。

    何心隐唯一能确认的是,自己只能带回葛成的头颅了。

    两人一坐一站,背对着佛堂正殿的大门。

    佛祖的雕刻居高临下,静静注视着这一幕。

    光影斑驳,随行的弟子,左右的帮众,工整摆布的头颅,都成了背景。

    场面古怪又和谐。

    半晌之后,何心隐背过身去:“将军且问。”

    葛成抹了抹鬓角,缓缓站起身来:“何大侠方才说,觉民行道,某在泰州学派那边看过好几回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绕到何心隐面前,投去请教的目光。

    何心隐无奈,只得迎上葛成的目光。

    两人灼灼对视。

    片刻后,在葛成满心期待的目光中,何心隐却是喟然一叹,怅然若失:“老夫以前求学的时候懂,几十年过去,早就不懂了,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