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珥貂叶贵,何妨虏支(8 / 9)
接下这个得罪人的差使。
朱翊钧见状,不由叹了一口气。
人呐,都没有完美的,戚继光也不例外——他被大明官场这大染缸弄得太会做人了。
遇到大臣便动辄跪拜。
一听文臣父母诞辰,便去寻文坛泰斗写诗作画拍马屁。
遇事从来不争,推功揽过。
这近乎于谄媚的姿态,也是很多人为戚继光不值的地方。
如此会做人,自然有好处的,戚继光就因此极得自居高位者的好感。
譬如时任总督蓟辽都御史刘焘、给事中吴时来、时任兵科给事中温纯,都在与戚继光不熟的情况下,或举荐或推崇过戚继光。
其中刘焘还是贪污腐败落马的,都在临走前极力举荐戚继光。
甚至王世贞、汪道昆这些文坛人士,都横插一脚,撰文传颂。
至于其中有多少是来自于居高临下的点评,就不得而知了。
而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太会做人,往往少了独当一面的气魄。
朱翊钧都将总督刘应节调到了辽东,戚继光还是对其有些惧怕。
皇帝都说了要磨砺京卫武学,戚继光仍有些害怕得罪勋贵。
这是武臣地位所致的官场性格,媚上几乎是武官的通行证,朱翊钧肯定怪不得戚继光。
只是不免有些感慨。
朱翊钧想到这里,止住了思绪,摇了摇头,继续说着正事。
其四其五,都是王崇古一再嘱咐,与俺答汗相关以及右翼相关之事。
不过之后会行文下到蓟镇,朱翊钧也就点到为止,简单提了一提。
说完跟内阁打好的草稿,朱翊钧并没有结束话题。
反而沉吟片刻,悄然夹带起私货:“朕听闻朵颜卫的牧区,颇多女真夷人?”
戚继光愣了愣,旋即解释道:“陛下,女直夷人多在福余的牧区,倒也是一家。”
朵颜三卫,福余便是其一。
朱翊钧摩挲了一下下巴,放低声音吩咐道:“戚卿,届时收服长昂后告诉他,要是顺手,看看有没有一个叫奴儿哈赤的,今年十六岁。”
“逮着了朕算他十匹马的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