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毕雨箕风,度地分工(8 / 8)

加入书签

p;“频冬役民以浚之,春来淤塞如故,最后至于废弃。”

    “又如,海仓口等处俱有旧设仓廒,仍查复置造以备积贮,是可以备之长策,称转输之便途。”

    “林林总总,如今尽数复用,自然能省积日之功。”

    朱翊钧这才明白过来。

    反复之下,所留遗泽……

    还真就是考古式开航线啊。

    朝令夕改这种事,也不知道平白耗费了多少银钱,朱翊钧忍不住有些心疼。

    旋即又收敛情绪,问起正事:“所以,如今朱卿还有何难处?”

    难处肯定是有的,否则朱衡也不会说再等两年才能通船了。

    皇帝这话一问出口,朱衡向来古板的脸上,竟是露出了些许腼腆之色。

    他迟疑地看了一眼王国光,又看了看皇帝。

    最后不自在地开口道:“陛下,臣入冬前亲自去胶州考察,并择分水岭难开处挑验……”

    朱翊钧看到朱衡的神态,不由咯噔一下。

    这是来要钱的吧!?

    只见朱衡絮絮叨叨说着:“……挑下数尺即硤石,又数尺即沙。此下皆黑沙土,未丈余即有水泉涌出,随挑随汲,愈深愈难。今十余日矣,而所挑深止一丈二尺,所费银已五百余两,尚未与水面相平,若欲通海及海舡可行,更须增深一丈。”

    “除此之外,还有海运必出自淮安海口,高宝其所必经,此处也当需治理。”

    说到这里,朱衡就顿住了。

    朱翊钧不动声色,与王国光对视了一眼。

    后者按捺不住,主动朝朱衡开口道:“朱尚书不妨明说,需要耗费多少银钱?”

    朱衡朝王国光似腼腆,更似讨好地笑了笑。

    他悄悄别过脸,吞吞吐吐道:“约莫……一百八十万两。”

    经过提醒,发现昨天搞了个乌龙,幕僚李杜与万里二年中进士的李杜不是一个人,登科录上的籍贯不一样。

    不过不影响剧情,就不做改动了,说与读者们知道。

    插个题外话,前两天问读者朋友们的书,今天看去了,其中一本太监了,另一本一本2024年八个月了,就更了四十六章,实在离谱,天不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