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泻水置地,南北自流(7 / 11)

加入书签

    高仪便恭敬地退了出去。

    过了好半晌,朱翊钧看着高仪离去背影叹了一口气:“大家都相忍为国嘛。”

    朱翊钧摇了摇头。

    这才招手,让人去请申时行进来,又唤张宏到近前。

    朱翊钧后仰躺倒在椅子上,趁着这点空隙闭上眼睛养神:“说说针工局那几个局司考成的成效吧。”

    张宏低眉顺眼走到皇帝身后。

    双手放在皇帝的太阳穴上,轻轻揉按起来。

    嘴上则是轻声汇报:“陛下,这一年里……”

    朱翊钧先还在细听着,而后便觉得声音渐渐模糊,越发听不真切。

    等到申时行被请入承光殿的时候。

    便看到张宏竖起手指放在唇边,申时行定睛一看,皇帝赫然是睡了过去。

    他连忙低下头,跟着张宏,缓缓退到了侧殿等候起来。

    整个承光殿内,只剩下朱翊钧轻微的呼吸声。

    ……

    九月初六,白露。

    金秋九月,气候逐渐凉爽了起来。

    因为栗在庭的横插一脚,让湖广之事悬而未决,官场、宗藩已经是急得不行了。

    各藩、官吏等连连上奏。

    或曰“臣入楚,谒陵,闻骈戮诸宗,时祖陵地震,连日夜,武昌、汉阳、荆州、德安同日地震者亦各数次。”

    或曰“戮后,各家灶釜皆有篆文,老幼骇传。”

    或曰“提兵亲捕,惟恐其不尽;驾言谋反,惟恐其不戮。”

    纷纷椎心泣血请求“惟愿皇上悯死者而念生者,开生者之路,以补死者之冤。”

    总而言之,就是别再牵连了。

    在这种焦灼的情形下,中枢的第二道诏书,终于如期而至地送到了湖广,并且收归钦差符节印信后,所有人都大大松了一口气。

    只可惜栗在庭的抗旨,并未在中枢掀起什么波澜——说是中书舍人郑宗学拟旨不慎出现了错字,被给事中封驳,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好在最后还是意思了一下,将其贬谪到了福建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也算是出了口气。

    巡抚衙门外,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