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献替可否,无中生有(5 / 7)

加入书签

,解释道:“朕想了想,这事我母后应当也蒙在鼓里。”

    “朕资质驽钝,就怕不能全然理解吕卿的话语。”

    “吕卿不妨随我去见母后,向朕与母后一道分说。”

    吕调阳一愣,旋即为难道:“陛下,微臣岂能随意踏足后宫……”

    朱翊钧笑道:“去朕的乾清宫,母后正在我偏殿,受成国公的贺。”

    说罢,便转身朝乾清宫去了。

    还不忘招招手,示意吕调阳跟上。

    吕调阳无奈,只得跟了上去。

    朱翊钧走在前头闲庭信步,不紧不慢地开口道:“吕卿,不妨先与朕说说,这二职,为何不可兼任?”

    前戏总要有的,不能一上来就直接给吕调阳上强度。

    吕调阳恭谨道:“陛下,此事说来话长。”

    “简单而言,便是这司礼监权势过大,举凡镇守太监的调派、同三法司录囚、备守坐营、东厂等大权皆归司礼监。”

    “掌印与首辅对柄机要;睑书、秉笔与管文书房,则职同次相;其僚佐及小内使,俱以内翰自命;尤其内官监视吏部,掌升造差遣之事。”

    “这是文。”

    “而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领厂卫数百人,隶役数千,有兵戈刀甲,可缉捕、监察、刺奸。”

    “这是武。”

    “若是二者职权并于一人之手,内庭大权尽在指掌,无异于太阿倒持,乃是祸乱之始。”

    无论准备怎么反水,这政治正确不能丢下。

    不管做什么,反正嘴巴上说的,都得是道理。

    朱翊钧哦了一声:“原来如此,所以祖宗成法乃是大小相制?”

    吕调阳眼皮一跳,连忙更正道:“陛下,这是职权交错,文武相维,并非大小相制、异论相搅那一套。”

    朱翊钧连连点头,表示受教了。

    吕调阳见状继续道:“我朝多有此成例,譬如这都御史、通政使都设左右两人。”

    “亦譬如这地方军政,分由巡抚、三司分管。”

    “此前元辅被曹大埜弹劾,首辅之身不该任吏部尚书,都是这个道理。”

    他不着痕迹地夹带私货在其中,暗暗影响着小皇帝的观感。

    可惜,都是老油条,谁面上还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