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哀哀君父,汹汹子民(6 / 8)
说着,他又扭头看向高仪,“先生,今日讲哪一篇?”
高仪现在已然不再抗拒这套连环招。
很是自然答道:“殿下,是尚书的梓材篇与召诰篇。”
朱翊钧点了点头,扶他坐下,而后才回到案前端坐。
他有意展现一定的聪慧,尚书的背诵进度也是极快。
这六七日见,就已经学完了商书,已经是到了周书。
甚至出现了刻意吹捧他的讲官,在外吹嘘什么皇太子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其实这进度只能算略快,一天两三篇二百字的文章,对于他而言,背诵起来着实不算吃力,他前世七岁就能一天背七八首诗了。
高仪半边屁股坐在矮凳上,心中也是颇为自得。
谁不想教出来的弟子,都过目不忘,举一反三呢?
眼下皇太子跟着讲读官诵念经典,停断句读,不超过两遍就熟练了。
进讲释意,也了然于怀,往往还能对诸位讲官不同的释意有着不同的体悟,引申到自身做人治政上。
一个聪明的弟子,一位尊师重道的学生,一名仁义孝顺的君主,几乎符合了高仪所有的念想。
高仪看着御案上或诵读,或冥思,或恍然的朱翊钧,不自觉捋着胡须,露出笑意。
这样的学堂,简直是享受。
还是一旁的讲官在耳边轻声低语了一句,他才发现已经午时,日讲已毕了。
高仪赶紧起身,上前两步:“殿下,今天的日讲,就到这里吧。”
其余讲官一同起身行礼。
高仪都准备顺势离开了。
却听上方传来皇太子的声音:“先生留步。”
“今天日讲,我颇有些心得,先生不妨与我一同用膳,也好为我指正。”
高仪愣了下。
参食用膳,向来都是极享荣宠的朝官才有的待遇。
先帝在时,也只有高拱享受过。
如今竟然落在他头上,一时有些失措。
他连忙拱手,正想拒绝,又迎上了皇太子满是期盼,人畜无害的眼神。
高仪拒绝的话,到嘴边鬼使神差地变了样:“殿下有研学之心,臣安敢不从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